第172页(1 / 2)

他和常晴一样,脑子转的比普通人快多了。

    而要把脑子里的想法打成本能,打成不假思索的抬手就来,背后更是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

    别说何虹不懂了,就连黎海燕都不知道孙久林在说什么。

    她们打球也不是盲目地打,盲目地练,也是会思考,赛前准备,赛中调整,赛后复盘。

    但是她们就是打不过那些前辈,就是打不过常晴啊,这和思考有什么关系?

    孙久林问:“她们两是什么打法。”

    这个宋诗雨知道,她说:“宋芳瑜,弧圈球。”

    赵小玲说,“常晴也是弧圈球。”

    孙久林十分严谨,“是弧圈球结合快攻。”

    “是,”

    宋诗雨顿了顿,“可是,她刚才打的不是快攻,还是弧圈。”

    “你们以为这两者的差距,就只是常晴的打法多了四个字吗?”

    赵小玲迟疑:“……难道不是吗?”

    孙久林:“??”

    他忍不住叹气,“不,这意味着,常晴在进步,在吸收,在学习新的技术,但是她也没有忘记旧的技术。弧圈球是新兴起的打法,因为多了一个旋转所以优势很大,这是快攻是赶不上的,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快攻这种由来已久的打法。”

    吸收优点,去掉缺点,哪种打法对她有力,她就打那种。

    “而宋芳瑜,只是打弧圈,但是她是直板选手,前三板的时间,很少有能给她一直拉弧圈的机会,除非和对手进入相持,所以,她在相持段,依然采取了一直加大弧圈对拉,加大冲击力的做法。”

    孙久林说话的语速很快,“但是,常晴却没有这样做。”

    这孩子的打法,是他见过最厉害,也是最多变的。

    多变的打法,意味着不容易被对手研究透,被对手扼制。

    “她刚才最后一个球,拉的是侧旋弧圈。”

    何虹:“哪旋?”

    孙久林:“……侧旋。”

    “弧圈球不是上旋球吗?还能拉侧旋?”

    其他人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宋芳瑜以为这是一个上旋球,其实这是一个侧旋球,而在那么快的速度和对拉的瞬间,她是没有时间去反应和调整的,因此当她还是以应对上旋球的方式去回击这个球时,自然就会翻车。

    其实如果慢速度回放,是可以看出来的。

    侧旋弧圈的弧线更低,让人更难接住,也就是对面是宋芳瑜,换做别人上去,根本就接不住这一个速度极快的侧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