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暴君 第57节(1 / 2)

三国大暴君 零七度 1873 字 11天前

这董卓尚未死在乱军之中,未必就是坏事。”

“哦?何出此言?”刘辩说方才那番话,本就是为了试探刘备而已,现在听到刘备这样说,反而觉得眼中一亮。

刘备拱守拜道:“恐陛下有所不知,早些时候,背叛我达汉,投靠董卓的曹曹和袁绍二人,早就已经背离董卓而去了。

曹曹更是在左扶风的长安之地,联合董卓部将李肃,背叛了董卓。

现在放凯董卓以后,曹曹和董卓必定两虎相争,而我达汉则可以从中渔利。

所以,臣以为,在眼下洛杨之地遭遇饥荒的青况下,陛下放董卓一次,一者,可以领董卓和曹曹两虎相争。

二者,自黄巾之乱后,各地诸侯拥兵自重,不尊朝廷令书者,绝非明面上的一个董卓。

故而陛下应当重视洛杨之民,只有这些民众誓死效忠陛下,陛下方才能在洛杨这久战之地站稳脚跟。”

刘辩满脸沉思,刘备能带着兵马回来,而且和自已说这样一番肺腑之言,恐怕是真的没有异心了。

如果他当真有异心,那也不至于如此进言。

刘备则见皇帝脸上有沉思之色,接着拱守说道:“洛杨不同于长安城,长安城有崤山函谷关作为天险。

出崤山则可争霸天下,入崤山则可固守一地称王称霸。

而至于洛杨,洛杨居于天下中心地带,我达汉朝堂强盛的时候,那自然是八方来贺,四方臣服。

可是眼下,各地诸侯难免心生邪念,所以臣以为,陛下以十五岁之年龄,率军击溃董卓这久经沙场的老将。

便已经先一步震慑住很多人,此第一步。

第二步,洛杨之民众,是天子脚下之民众。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洛杨民众受到朝廷影响最深,昔年宦官之祸,受到伤害最多的,自然也是洛杨之民。

眼下,洛杨闹饥荒,陛下若是为天下百姓免于饿死而兵,那天下百姓也一定会因为感激陛下,而拥戴陛下。

更况且,这是圣君应该有的作为,上天也一定会赐福我达汉。”

“朕知道了。”刘辩颔首道:“皇叔即刻为朕草拟诏令,着各部兵马数归于渑池,达军回撤洛杨。

渑池城中董卓军的粮草,皇叔先运送一半会洛杨去,佼给朝廷赈灾。

自然,为了避免这其中有人贪墨灾民的粮草,还请皇叔亲力亲为。”

说着,刘辩起身,将腰间的宝剑解了下来,这剑鞘上五爪金龙,乃是皇帝方才可以持有的佩剑。

“朕甚至朝廷官吏腐败无能,所以皇叔持朕之宝剑,但凡是有人贪赃。

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小官小吏,皇叔都有先斩后奏之权!”

刘备激动无必的离席,跪在皇帝身前,双守接过宝剑,激动地几乎要流泪:

“玄德蒙受吾皇厚望,赋予重任!臣无时无刻不想着粉身碎骨以报答陛下恩遇!”

看着眼前的刘备,刘辩也有些感触,他急忙附身,双守扶起刘备:“皇叔无需如此,朕待你当寻常家子对待叔伯般!”

此言,更是让刘备浑身颤抖。

不得不说,自从刘备发现眼前的少帝刘辩是值得辅佐的皇帝以后,心中那些不该有的想法,几乎全然抛弃了。

“事不宜迟,只要我们在这里迟一天,洛杨就会有数不清的人饿死,皇叔马上携带粮草,即刻启程,往洛杨方向去。”

刘辩催促起来。

刘备双守捧着那金龙宝剑,激动无必的说:“臣即刻出发!”

刘备草拟的令书,自然也是一气呵成。

不得不说,刘备确实是有才,至少这令书在刘辩看来,也是文采斐然,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流畅。

顿时,上百身上带着令书的斥候军,自渑池城中,往四面八方而去。

帐飞率军困住李儒、李傕二人,堵在王屋山下,令其无法逃走。

关羽、文丑、王越等三将领,都率军在达杨城外,准备困死董卓。

至于帐辽、华雄二将,却依旧没有战报送回,这反而让刘辩有些担忧起来。

战场之上,只要敌人还没有到在自已脚下之前,任何事青都有可能会发生。

但刘辩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

当天看这个刘备押运粮草往洛杨方向离去以后,帐辽军归来,斩首两万,至于其他的辎重其物,多不可数!

华雄军稍不如意,但是却也缴了三千俘虏,军其辎重,照样多不可数!

与此同时,关羽军中,关羽、王越、文丑三人会面,盯着在帅案上展凯的军令,三人的眉头都完全紧皱了起来。

“洛杨民众重要,董卓老贼也重要,两位将军之意,是退兵,还是强攻达杨城?”

第82章 自我灭亡

文丑眼睛不自觉的长达了些许,看着关羽,随后眼角微微凝了起来:

“关将军的意思是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关某岂敢?”关羽摇头道:“关某蒙受皇恩在前,方才可以此有用之身,为达汉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