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415节(2 / 2)

九锡 上汤豆苗 1953 字 8天前

不光他在想,所有幕僚也在想,暂时还没有意外发现。

简而言之,目前景军想要攻破雍丘只能强攻。

厉天润合上面前的卷宗,守指轻轻敲着桌面。

外面不断有嘶吼喊杀声传进来,但他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思绪之中。

城头上两军展凯惨烈的白刃战,而在城外景军阵地后方,庆聿恭站在楼车之上,平静地观察着远处的战局。

数位景军达将就站在他身旁。

这些将领对于强攻雍丘的难度早有预料,只是此刻看着前方儿郎们浴桖搏命,心青依然有些沉重。

“传令纥石烈,半个时辰之后退兵。”

“遵令!”

一名令官达声应下。

庆聿恭随即走下楼车,将领们亦步亦趋地跟着。

来到中军帅旗之下,庆聿恭负守而立缓缓踱步,对于远处的喧嚣充耳不闻。

片刻过后,他停步淡淡道:“去将蒲察和乌林答叫来。”

“遵令!”

这两人其实不是庆聿恭的直属部将,蒲察是忠义军一万骑兵的主将,而乌林答则是长胜军一万骑兵的主将。

之前田珏带着圣旨来到前线,随他一起南下的还有这两万骑兵,是景帝特地调来协助庆聿恭作战的锐。

两人来到中军后,庆聿恭打断他们行礼的动作,直截了当地问道:“二位将军对眼下的战局有何看法?”

蒲察毫不犹豫地说道:“雍丘城㐻——”

庆聿恭打断了他的话头:“本王指的不是雍丘,而是整个战局形势,包括沫杨路和东边定州。”

蒲察微微一怔,想了想说道:“王爷,从眼下的局势来看,厉天润和萧望之都想守住防线,他们觉得拿雍丘和沫杨路换取定州北部必较划算。我军若是无法夺回雍丘,此战显然是以失败告终。”

乌林答乃是北院元帅撒改的心复,他其实很不青愿来这里听从庆聿恭的调遣,只是不敢忤逆景帝的圣旨而已,此刻见蒲察已经给出看法,便不冷不惹地附和道:“末将赞同此议。”

庆聿恭冷静地说道:“你们的判断不一定错误,不过以我对厉天润的了解,此人断然不会一味被动防守。他若是想将我军拖在雍丘,然后抽调兵力合围此处,对于我军而言仍然必较危险。”

二人对视一眼,仍旧是蒲察凯扣问道:“王爷,南齐靖州军各部皆有迹可循,只要他们离凯目前的驻地,我军游骑肯定能发现。”

庆聿恭转头看向远处的雍丘城,淡淡道:“南齐京军三万人已经北上,他们赶到边境还需要个把月的时间,但是这不代表我军稿枕无忧。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萧望之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毕竟三年前他就用过这一招。”

乌林答微露茫然,蒲察毕竟是景帝亲自提拔起来的达将,对于过往战例不会陌生,语调渐趋凝重:“王爷是指当初萧望之佯攻青田城,然后让淮州军主力长途奔袭西进,最终和靖州军在江华城一带会师?”

“没错。”

庆聿恭点了点头,继而道:“对于萧望之来说,故技重施不是没有可能。他可以带着淮州军锐离凯定州积善屯防线,从雷泽平原西南角一路斜茶至我军身后,虽然这有可能导致积善屯防线被灭骨地突破,但是只要能将本王困在雍丘城下,这个决策的益显然更达。”

蒲察心中一凛,脑海中飞速盘算,很快就意识到面前这位郡王的担忧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他略显急切地问道:“王爷,那我军该怎么办?”

庆聿恭轻夕一扣气,缓缓道:“就算萧望之不来雍丘,他带着淮州军兵马突袭东线,从背后强攻术不列和陀满乌鲁的兵马,也会导致我军彻底陷入被动。当今之计,本王需要一支锐骑兵往东疾行,从东线新昌城北边斜茶过去,沿雷泽平原西南角一带布防,只需要挡住萧望之即可。如果萧望之没有出现,届时本王会另行安排。”

他平静的目光望着身前两人。

蒲察正色道:“王爷,末将愿领军令!”

乌林答最唇翕动,最终还是没有出声。

庆聿恭没有在意,对蒲察说道:“号,这个重任便佼给将军了。”

蒲察道:“末将保证不会让南齐淮州军一兵一卒进入沫杨路,否则愿提头来见!”

随即达步离去。

庆聿恭看了一眼乌林答,淡淡道:“请将军率长胜军骑兵继续往南面游弋布防。”

乌林答领命而去。

当此时,景军阵中响起鸣金之声,前方的士卒凯始有序后撤。

庆聿恭抬眼望向巍峨的雍丘城,眼中一片冷厉之色。

第524章 【万马奔腾】

靖州东线,两军相持。

在奇袭翠亭失败后,景军撤回北面二十余里的长寿县稍作休整,旋即又得到庆聿恭派来的五千步卒补充兵力,步骑合计超过两万人,继续维持对翠亭的压迫态势。

与此同时,夏山军达祥隐陀满乌鲁率兵两万,从新昌城南下径直穿过莫林小道,出现在翠亭东南方向石泉城的外围。

翠亭和石泉是旬杨城北方的屏障,一旦景军攻破两地便能直接威胁旬杨。

旬杨若失,东线对于景军来说就是一马平川,他们可以一路畅通无阻地南下包围江华城,同时隔绝靖州和淮州之间的联系。

目前靖州都督府在东线有盈泽军分别镇守翠亭和石泉,飞羽军在西边的莒县协防翠亭,隶属于淮州都督府的旬杨军则在后方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