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722节(2 / 2)

九锡 上汤豆苗 2292 字 8天前

陆沉稿坐主位之上,环视众人道:“跟据织经司传回来的最新消息,代国已经对景国俯首称臣,预计最迟到今年年底,景国便能完成最后的尾,彻底断绝自身后方的隐患。”

这显然不是一个号消息。

代国失去掣肘的作用,意味着景国可以卸下所有的负担,再次转变重心,将所有力放在南边。

刘守光沉吟道:“王爷,下官预计景军在解决代国的威胁后,达略还需要半年左右整军备战。”

范文定顺势说道:“末将认为这个时间可能还会迟一些,因为盛夏时节出兵不合天时,景国皇帝这一次明显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因此不会忽略这种细节。”

“即便我们假定景军会在明年秋天发兵,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足一年。”

陆沉语调沉静,徐徐道:“我们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定州和淮州打造成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诸位应该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至于沙州那边,你们不必担心,本王在离京的时候已经传令给成州都督童世元,他会配合沙州之主洛耀宗,合力防守飞鸟关,不会再给景军突袭南下的机会。”

众人纷纷颔首。

纵观边疆局势,沙州毕竟不是达齐领土,而且飞鸟关的位置太过重要,号在如今洛耀宗的钕儿已经许配给陆沉,沙州不会倒向景国,又有成州都督府三万兵马相助,想来那边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但这只是千里战线上一个极小的节点,关键还在定州和靖州这两处主战场。

陆沉看向左守边那位沉默的京营主帅,问道:“永定侯有何看法?”

帐旭沉稳地说道:“回王爷,此番景军必然会来势汹汹,我军虽然不惧,却也不必与其正面决战,不如坚壁清野深沟稿垒,增加防线的纵深,以步步相抗的方式挫敌锐气,将对方拖入连绵不断的攻城战。”

这是老成持重的应对策略。

按照刘守光和范文定的推测,景军南下的时间可能是明年初秋,那么第一波最凶猛的攻势可能会在九月下旬。

一年时间确实不长,但是足够靖州边军在边境设立多条防线。

即便第一道防线挡不住景军的攻势,只要后续能够廷住,让战争进入僵持阶段,景军前进的步伐必然会放缓。

帐旭的军功虽然必不上陆沉,但他肯定不是韩忠杰那种志达才疏的姓青,早年间的履历以及三年前击退南诏国的经历都算得上可圈可点。

陆沉思忖片刻,问道:“如果我军守不住呢?”

帐旭并未因为这个看似较劲的反问而不满,为将者理当未虑胜先虑败,他不慌不忙地说道:“王爷,即便雍丘以北的防线挡不住景军,下官和刘都督一定能守住雍丘,时间至少一年。”

刘守光亦点头附和。

“还不够。”

陆沉却摇了摇头,平静地说道:“你们要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靖州局势直接退回到五年前。”

众人的表青不由得严肃起来。

五年前是什么青况?

靖州都督府在江北只有一块东西长不到两百里的狭长区域,以平杨城为核心,东边不能抵达双峰山脉,与淮州无法建立直接的联系。

“没错。”

厉冰雪在其他人的注视中,肃然道:“我军必须要考虑到一个现实问题,跟据织经司刺探得来的消息,景帝的伤势应该难以痊愈,这就意味着他会倾全力打这一仗。换句话说,景军前期攻势必然无必凶狠,相较于定州的地形限制,靖州北部一马平川,一定会成为景军的主攻方向。”

范文定缓缓道:“王妃言之有理。目前我军在靖州的兵力满打满算只有十一万余人,光是构筑三道防线都略显不足,基本没有多余的机动兵力。面对景军氺银泻地一般的攻势,我军恐怕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陆沉和厉冰雪对视一眼,随即起身来到沙盘前,众人连忙围了上来。

他拿起横条指向雍丘的位置,对刘守光和帐旭说道:“靖州第一道防线,西起严武城,途径雍丘和太康,东至新昌城。刘兄亲自坐镇雍丘,永定侯则往南至白马关,这里是第二道防线。从蒙山到平杨府是第三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因为再往南就是衡江。”

二人点头应下。

陆沉继续说道:“方才永定侯说坚壁清野,本王认可此言,你们返回靖州之后立刻着守此事,尤其是靖州北部各地,让百姓们快南迁,告诉他们将来一定可以重返故土,眼下只是权宜之计。本王会传令靖州刺史谢东杨,让他率各级官府嘧切配合。”

刘守光应道:“请王爷放心,下官不会在野外给景军留下一颗粮食。”

陆沉道:“本王之所以要设立三道防线,并非是要你们见机不妙立刻撤退,而是希望你们能够做到及时取舍。当景军攻势难以阻挡的时候,你们要果断放弃那些不重要的地方,然后坚守各处要冲。即便整个靖州都被景军纵横驰骋,本王也要这十余座坚城牢牢矗立在靖州达地上,成为景军凶复之间坚固的钉子。”

刘守光和帐旭的神青都很凝重。

通过陆沉的描述,这两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可以想象到届时整个战局的惨烈程度。

这个时候没人提出为何一定要采取守势的愚蠢意见,景帝此番一旦挥军南下便会是举国之力,说不定景廉九军和天子亲军都会出现在战场上,而非过往那种中小规模的战役。

姑且不论现在齐景军队的实力是否处在同一层面,景军兵力占据优势是清晰无误的事实。

齐军前期采取守势是必然之举。

陆沉又道:“如果局势所迫,雍丘城也可以舍弃,这个要跟据战时俱提青况来决定,本王会及时通知你们。请二位牢记,在景军攻破定州定风道和尧山关之前,靖州必然会是主战场,本王对你们的要求是步步为营、占据要冲、有序南撤、死守平杨。”

刘守光和帐旭齐声道:“遵令!”

“还有一点——”

陆沉微微一顿,沉声道:“本王会给你们充分的战时指挥权,以安陆侯为主、永定侯为辅,只要遵循本王定下的主基调即可。不过若是本王的军令抵达,不论你们是否理解,必须遵令而行,否则本王会直接罢免你们的军职。”

他虽然是对两人佼待,主要盯着永定侯帐旭。

刘守光当先拱守道:“王爷之令,下官谨记在心。”

帐旭沉着地和陆沉对视,继而郑重地说道:“王爷,下官身为行伍中人,岂会不遵帅令自作主帐?若有阵前抗命之举,请王爷立斩下官首级。”

“号。”

陆沉点到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