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事暂且告一段落。
再过四五个月就又是新的一年了,这一场比赛让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闷声发大财’策略的大夏算是瞒不下去了,不过幸好趁着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大夏官方动作很快地购买了一大堆在未来会变得越发珍稀的资源,光稀土就囤了好多,真真正正做到了‘家里有粮遇事不慌’的姿态。
到目前为止,距离空气墙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年,八十年前的大夏这边农业发展趋于稳定,工业发展稳步提升,各地的基础建设也修整的差不多了,柏油马路已经替代了85%的土路,还有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工作推进有点困难,主要还是环境条件实在恶劣,中间隔着陡峭的一座山或者一条河,修路搭桥等工作不得不靠纯人力来推进,修建速度肯定不如城区快。
而后还有一年前定下的“分房到户”帮扶政策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落实状态,那些较为偏远的区域不光是人们出行困难,连带着居住条件也很差劲,所以一年前被派到各个地区走访调查的人们回来以后,便各自提交了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就是根据那些报告,官方才在商量后定下了“分房到户”帮扶政策。
反正要下乡通路,索性就多派几个工程队去建点房子吧,搭个社区出来,社区建成以后就让当地的乡镇干部们和居民们沟通,能搬的赶紧从山上搬下来。
住进社区以后不仅能让家里的小孩在附近的学校接受教育,他们还能就近找工作,而这社区的房子只需要他们出实际价值的十分之一就够了,现在没有钱没关系,干部们先想办法安排工作,每个月分期把钱还上就可以。①
不过这种情况大多只出现在生活条件过于恶劣的地区,针对的是那些守着一条船、几乎一生都无法上岸的渔民,和一些住在山上半辈子难得下来一次的山民,他们是没钱没房也没地,条件已经够苦的了,没有这个政策的话,估计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应该上哪儿去。
通路和住房问题一步步解决以后,很快就要开始考虑公共交通的问题了。
目前只有老北城和沪市等几个大城市建起了地铁站,官方还在考虑下一步应该动哪里,北城那个占地面积最大的大机场估摸着年底前后应该就能完全搭建完毕,然后看什么时候正式启用……
只要能把交通水平给拉到另一头30年的一半水平,一切发展就能够迅速飙升。
也得想办法把那头送过来的科技产品运用到实际当中去,逐步解放人力,提高生产力,首先把座机电话给安排上,还有电冰箱洗衣机彩电等等,这类生产技术和厂子都已经在八十年前的大夏这头扎根了,现在也是到了大面积投入使用的阶段……
不过智能手机和电脑对这边的普通人来说没有太大用处,掌握技术就行了,暂时可以不用管使用。
再到九月份,又一个特殊的“旅行团”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