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转眼即至。
杨宇得到了北京某家德资企业的Offer,而知春早就和父母讲定毕了业就回家。
“你别当什么北漂南漂是好事儿,有你吃苦的,还是回来最舒服。”将唯一的孩子奉若掌上明珠的母亲警告她。
知春最大的优点是有自知之明,她素来娇生惯养,对毕业后何去何从有着清醒的认识,即使爱情也无法蒙蔽她的头脑。
杨宇说:“如果你非要回三江,那我和你一起去。”
知春的母亲姚天若却看不上其貌不扬且又是外地户籍的杨宇,她问知春:“他父母是干什么的?”
知春老实交代:“在家务农。”
“家里有没有兄弟姊妹?”
“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他是老大。”
姚天若一拍大腿:“你要真跟了他,以后有得你烦!首先一个,他挣的钱,五年内你甭想要到一个子儿!”她掰着手指头算给闺女听,“弟弟妹妹上学要拿钱吧?老爹老娘辛辛苦苦供他读完大学,可该喘口气儿享享福了吧?钱从哪儿来?难道天上掉下来?”
知春张了张嘴,刚想说话,姚天若又掰出一根手指来:“就算他家里经济条件尚可,那一年一度的春运你挤得了吗?还有啊,咱家也不宽裕,到时他老家来人,对不起,甭想住咱家,要住住旅馆去!”
知春哑口无言,郁闷得不行:“那我这两年恋爱算是白谈了?”
她偶尔还是会想起他。
与杨宇正式分手后,知春听从母亲的安排,开始投入相亲大军。
据说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都会略高于客观事实,知春比较谦逊,对自己任何一方面都喜欢打一下折扣再评定,所以,就职公司以最低起薪价录用她她也能心平气和接受。
姚天若则不然,在她眼里,女儿不说貌若天仙,但百里挑一绝对没问题,工作的事她放手让知春自己解决了(吃了一个大亏),婚姻大事绝对不可再马虎,毕竟工作不满意可以换,婚姻换起来成本可就大了。
知春从24岁参加第一场相亲开始,所见对象基本都属于成功人士(那都是姚天若上天入地给她网罗来的),令她惊讶且郁闷的是: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是否都是因为长得太丑才发愤图强的——帅哥都跑去干什么了?!
偶尔也有几个看得入眼的,但你在挑人家,人家也在挑你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