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2 / 2)

    接下来的一步,至为关键,要将艾草和糯米粉混合。最好的糯米粉当然和做汤圆一样,是古法水磨糯米粉,但现在必然没有这个条件。

    谭悠悠只得退而求其次,又问大嫂要来了一袋粗糙的糯米粉。

    谭悠悠习惯了在烹饪方面追求完美,现在一下让她用这种富含杂质的糯米粉,去混合颜色不均的艾草糊,竟然有一丝丝下不了手的感觉。

    看出了她的犹豫,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谭悠悠咬了咬牙,“这食材实在是……”大婶还在,她有点不忍心说出含有贬义色彩的形容词。

    喻珩川道:“没事,食物的价值本来就不在于观赏。或许是满足味蕾,或许只是饱腹。这种时候,就是救命用而已。就当是药吧。”

    谭悠悠低声“嗯”了一下,开始着手把两种食材混合,揉捏成团。

    青团的胚子在她手里初具雏形,比刚才那堆打烂的艾草看上去美观不少。

    接下来就是青团馅儿的制作,谭悠悠熟练地将春笋切丁,又向大婶要来的一些腌好的雪菜。这年头物质匮乏,还闹传染病,只有这样的素馅能勉强填进青面里。

    包青团的手法与汤圆异曲同工,谭悠悠和喻珩川很快就将所有的馅儿和皮都制作成滚圆的青团,放在蒸笼上缓蒸十分钟左右,艾草的清香就飘了出来。

    无论是不是最美观的样子,只要食材到位,食物的味道永远骗不了人。

    第50章 青团 远方的人是否也会传来思念?

    站在一旁的大婶原本用白布蒙着脸, 只露出一双暗淡浑浊的眸子,但青团的气味钻进白布里,她狠狠吸了吸鼻子,忍不住揭开了脸上的白布。

    大婶灰败的脸上突然就有了光彩, “哎呀”了两声走上前来, 笑眯眯地看着谭悠悠。

    “这是青团啊, 怎么这么香?”

    刚蒸熟的青团还有些烫手, 谭悠悠拿出一个递给大婶,连忙抬手摸了摸耳垂。

    “喏, 您尝尝?小心烫啊。”

    大婶捧着青团咬了一口,笋丁和雪菜的都在口中被嚼烂,不断散发出初春的气息。刚采摘来的艾草也都在唇齿间留香, 仿佛在这充满病痛与苦难的晦暗时代里,种下一颗碧绿的嫩芽,刚好破土而出,在人的味蕾上蓬勃生长。

    谭悠悠看大婶的眼神发光,脸色也红润了不少,心里有了底,但还是小心翼翼地询问:“大婶, 味道怎么样?”

    大婶听到声音后,良久才反应过来,疯狂地点着头:“好好好, 太好了!剩下的这些能不能给其他人尝尝?”

    “当然可以, 本来就是给大伙儿吃的。”谭悠悠总算放下心来, 热情地帮大婶一起把剩下的青团搬出去。

    可能是在系统空间中的关系,青团一出蒸笼,散发出的香味好像比正常的要浓郁许多。所以大婶还没开始吆喝, 街坊邻居那些身上裹了黑白布的人都自动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