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2 / 2)

    谭悠悠见状,忙跨过几个台阶扶住她。

    “玉姑娘,没事吧?”

    玉如念勉强撑住身体,浅笑道:“还要谢谢你,但不知你是否有把握?胡爷并非那么好糊弄的。”

    谭悠悠其实也没这个底气,但还是故作镇定,“我没问题,就是想请姑娘帮个小忙。”

    玉如念道:“但说无妨。”

    谭悠悠道:“能否听姑娘演奏一曲《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如念的脸上刚恢复血色,如今又尽数褪去。

    “我本不愿再奏……”

    “若是不方便,那我另寻……”

    “不,这几日,便为你而奏。”

    第60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

    “二十四桥明月夜”这道菜本是金庸小说中的一道菜, 原本的做法是在一整根火腿上打出二十四个小孔,在其中放上豆腐,最后经过蒸煮,火腿的咸香尽数渗透进豆腐之中, 遂弃火腿, 食豆腐。

    金庸先生写完之后, 表示这道菜自己的也不会做。

    谭悠悠之前有尝试过按照书中的做法来, 但每次不是豆腐蒸煮出来翻车,就是火腿的味道渗透进去太咸, 而且整根火腿放在底下的意境也不到位。更别说要弃整根火腿,太过奢侈浪费。

    所以这道菜就是喻鹤卿给她的难题,势必需要改良。

    第二天玉如念还在休息的时候, 谭悠悠就都把自己关在厨房里,潜心研究改良方案。

    等玉如念得空,谭悠悠才上到顶楼。

    “辛苦玉姑娘了。”即便知晓玉如念看不见,谭悠悠还是向玉如念行了一礼。

    玉如念含笑道:“不必多礼。这曲子曾是他最喜欢的,许久未奏,今日奏与你听,也不知是否生疏了。”

    谭悠悠道:“无妨, 能听姑娘一曲,是我的荣幸。”

    只见一向在那把梨花木椅上坐着吹箫的玉如念忽然起身,走向露台。

    遥对江水, 面朝西岸, 玉箫触上柔唇, 奏出一曲铿锵之调。

    谭悠悠一直以为《二十四桥明月夜》这一曲定然愁肠百结,尽诉离愁别虚。但当她听见前奏几声如同剑戟争鸣,眼前仿佛有火花迸现。

    箫声向来用以描绘春残花落, 或肃杀,或萧条。玉如念也只是秦淮河画舫上的卖艺女子,奏出的箫曲却无丝毫缠绵之意,反有股难言的侠气。

    若说不震惊,那是假的。

    谭悠悠望着碧水江波映衬下,玉如念闭眸吹响玉箫,铮然箫声随风入景,惊起岸边一行白鹭,引来游人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