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锦说起了崔胜民的威胁,花媚道:他竟威胁你?别管他,以我的资格,早就能□□了,只是没有启动资金而已。我的老师是俱乐部的管理员,我不担心办不了画室的。
听见花媚说得很是自信,花锦放下心来。
又开始做自己的策划案。
她的科学家宣传策划,重要的是选择科研院,她先选了首都的科研院,发了函,请求官方给予相关资料。官网上也有资料,但并不齐全,所以花锦搭上了社科联的线,直接给科研院发了函。
关于科研院的历史、成就、人物各方面的知识她都有所需求,全部写在公函内。预想中是发给科研院,对方觉得可以公布的资料,会给她发过来。
和想象中并不一样,原以为这些东西一个文件包就发过来了,但是资料非常杂乱。
接洽人员说:我们从建立以来,资料很多,也不知道你具体想要什么资料,我们这边忙,也没有人手给你专门整理,所以把我们觉得公布出来没问题的大部分资料都给你了,我们以前整理过的,都给你了,你看着发。
文件包非常大,涵盖了各个方面,粗粗看下来也有几十万字的内容。
花锦当然用不了这么多内容,就开始慢慢翻看筛选,花了不少时间,才把自己需要的东西整理了出来。
首都科研院只是第一家,她后续还准备了好几家科研院所。
当花锦把整理了好久,才整理出一条完整文案的首都科院所的故事发布出来时,在阳光下网站内引起了短暂的讨论,却又很快归于沉寂。
和花锦预料中的一样,并没有很多人关注,讨论也只是小范围的。没有宣传推广,靠着阳光下本身的用户量,科研院所主页下面的留言区开放后,也只有不到两百条留言。
花锦并不紧张,她跟方戈借了几个人,临时组了个专业团队,从文化策划到美工ui,把阳光下优化了一层,但在宣传上依旧没有下太大力气。
方戈也知道她的项目,看了进度后,问她:你真不宣传?
花锦:不宣传。毕竟,我不是强行要大家都只要看到科学家。我只是想让那些想看见科学家的人,有看见的窗口和渠道。
她只负责提供窗口和渠道,她也优化了各方面检索关键词。只要别人有心想查,想要了解科学家的故事,在网上检索,阳光下一定会出现。
比起铺天盖地的侵占别人的视野,令人疲倦,这样的方式才更加合适。
阳光下的深化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科研院所的资料因为私密性,都是花锦自己处理的,不曾假手于人,速度慢,但很稳。其他的她开始交给其他人做。
比如之前说规划的,手艺人们。这个资料是从各地文化局的年度统计中整理而来,还有教育局,妇联等多家机构,这些单位几乎每年都会出人物专题,花锦的人就从中整理选择出符合网站宣传调性的,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