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裕骐的死虽然令人意外,但他素来人缘差,除了大皇子不知是真情还是假意地据说闻听消息当场就哭嚎出声外,再没人为之悲恸。
不过,他的死倒是很有用处,成为了三皇子派和四皇子派用来攻讦对方的武器。
双方纷纷强烈暗示或明示二皇子是被对方害死的。
先前援军与粮草军饷的延迟大家都心知肚明,当时都当没看见,如今倒是挑了出来,义愤填膺地斥责三皇子派系的人。
三皇子派系不甘示弱,说那放火之人是四皇子麾下凌风飞骑一员的远房亲戚,此事还需要说得更明白一些吗?!
四皇子不在京城,三皇子称病在家,但依附于他们的官员在朝会相互叱骂、揭底,热闹非凡。
皇帝知道他们的小九九,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只是阴沉看着。
老二一死,老三就失去了一个极大的依仗,拿什么跟老四争?!
如此以来,就算自己强行将太子之位给了老三,老三能坐稳吗?
老三也是胡闹!愚蠢!平日里跟老二小打小闹地耍耍别扭也就罢了,军机大事他也敢摆弄,还导致了老二的死。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呵呵,老四倒是聪明,坐收这渔翁之利。
不。老三就算再蠢,应该确实不敢真让人下杀手。假如不是真的巧合,有没有可能真是老四趁火打劫下的黑手?
皇帝想来想去,觉得很有可能。
老四如今敢对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哥哥下这黑手,焉知来日会不会对亲爹下黑手?
他反复思量着,阴恻恻的目光无意识逡巡着台阶下正吵得欢的那群混蛋,忽然一停,落在离台阶最近的顾望笙身上。
顾望笙这几日坚持穿一身缟素,情绪低落,神情悲悯,话都少了很多,越发显得丰神俊朗,气质脱俗。
这人不说话不耍无赖的时候,完美遗传了已故先皇后与皇帝年轻时模样的外貌还是很能唬人的,当真有几分太子的气度。
皇帝私下里试探他,让他装得差不多得了。 他垂眸道:“儿臣虽与二弟不和,却从不想他会英年早逝。如今只是觉得,身在天家身不由己,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罢了!”
说罢,掩面而泣。
如今闹哄哄的,没人为老二的死真心伤怀,哪怕是老二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和同派系的人。
虽是老二活该,平日太冷清孤僻所致,可人死为大,到底也是父子一场,皇帝看看其他人,再看看至纯至诚、有情有义的老大,不由心中长叹。
老大怎么就不是自己和爱妃的儿子呢?
说起来,虽然谢善淩一言难尽,还是个男人,可若抛开这两点,老大对待谢善淩的浓情蜜意何尝不像自己对待爱妃的深情一片呢?
作者有话要说:
老大捡到黑色小本子,照着皇室族谱和权贵族谱至纯至诚有情有义地抄了一晚上,生怕落下谁,毛笔都写岔了三根,老婆哄他先睡觉白天再抄都不听。
第48章
然而, 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摆在众人眼前还有一件极其迫切之事。
——被匪军攻占了的黔阳城怎么办?
黔阳城还好说,可它后边不远就是浔阳城!
浔阳城是北上的重要关隘,千年老城, 许多南方士族大家的祖居之地, 战略位置极为要紧。
若浔阳城也被匪军攻占, 毫不夸张地说,南方几乎就等同于匪军的囊中之物了。
要确保浔阳城的安全, 就得将黔阳城夺回。
谁去夺回?
如今朝中能顶用的将帅之才两只手数过来绰绰有余,而且各自镇守要处, 不便随意调动。
尤其是黔阳城附近的城池,得防着匪军趁将帅援救黔阳城时城中空虚, 改而来打他们。
即便勉强调了可用的将领,还有一层关系在内:牵扯到派系之争。
黔阳城已被匪军攻陷,原本的守城军队逃的逃, 投降的投降,自是不再为朝廷所用,就得从别处调兵。
将帅哪怕是从北疆调去黔阳城都好说, 几人几马的事儿, 可数万大军不可能浩浩荡荡地带过去,只能就近从浔阳城及其他几处地方借调。
一个地方的全借走那不可能,只能这里借点那里借点。
这其中就牵扯到兵权归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