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典狱辛苦了。”贾珩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眼似乎吃胖了一些的薛蟠,面色顿了顿,道:“犯人我先带走,明天再送将过来。”
刘典狱连道不敢,拱了拱手,陪着笑道:“大人自便。”
贾珩再不多言,接上薛蟠,驱车返回,因为梨香院一道门儿就开在兴隆大街,马车并未行着宁荣街,而是沿着兴隆大街停在梨香院门口。
薛姨妈听到消息,早已领着同喜同贵等丫鬟、嬷嬷迎将出来,远远见到薛蟠,只觉鼻头一酸,向着薛蟠快步迎去,哽咽道:“蟠儿,蟠儿。”
说着,近前拉着薛蟠的手,捧着大脑袋,抹着眼泪道:“蟠儿瘦了。”
薛蟠:“???”
眨了眨眼睛,他瘦了吗?怎么感觉半个月,肚子的肉多了一些。
“妈,进屋说罢。”这时,外披红色披风,在莺儿搀扶着胳膊下来的宝钗,近前,低声劝道。
薛姨妈也平复了情绪,拿着手帕擦了擦眼泪,然后看向一旁的贾珩,道:“珩哥儿,不妨往屋里坐坐。”
贾珩道:“姨妈,你们先团聚着,我等会儿还得去锦衣府衙门处置公务。” 薛蟠眼珠子骨碌碌转,问道:“姨妈,姨父这次应该大用着了吧。”
“嗯,这个还要看宫里的意思。”贾母听着此事,脸上笑意繁盛一些。
“这怎么也要升着一级吧。”薛蟠问道。
贾母点了点头,正要说着,忽而外间一个嬷嬷,进得厅中,说道:“老太太,太太,二老爷回来了,听小厮说,好像是拿了吏部的告身和官服。”
“吏部的告身和官袍?老祖宗,这次是好事临近了吧。”凤姐笑道:“我听着一早儿喜鹊在房上叫,不想应在此处了。”
此言一出,恍如在荣庆堂中刮过了一股春风,顿时,里里外外都是喜气洋洋。
无他,天可怜见儿,近年来,贾家的喜事儿桩桩都是落在东府,何曾落在西府一桩?
嗯,落在西府头上的,往往都是降罪的祸事。
贾母心头大喜,脸上喜色难掩,不过还是专门等了一会儿,待那婆子喘匀了气,这才问道:“有没有说升着什么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