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中,贾珩率军前往倭国领兵征战,而整个大汉朝同样也没有闲着,新政、军屯事务同样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经过一年的推行,才算初步取得了战果,才有先前崇平帝降旨,对贾珩加官太师,赐婚钗黛。
可以说,新政深刻地改变了大汉积贫积弱,国困民窘的落后面貌,谓之:《他改变了大汉》。
高仲平问道:“前日,卫国公所言,要在天津、威海筹备海师,李阁老怎么看?”
李瓒默然片刻,说道:“如卫国公所言,以海师护海贸,待平定女真以后,九边裁撤大部,当能节省出一些军费,转投海贸。”
高仲平点了点头,
在这一点儿上,两位内阁阁臣倒没有什么意见争执。
高仲平默然片刻,说道:“等这两天,卫国公大婚之后,一同商议前往威海、天津筹备海师之事。”
李瓒问道:“海师筹备,需要大量列装红夷大炮,军器监一月可生产多少门红夷大炮?”
兵部侍郎施杰,在一旁解释说道:“阁老,军器监那边儿禀告,红夷大炮月产六门,虽产量有限,但可勉强供应海师所需。”
高仲平点了点头,笑问道:“红夷大炮在海战中多次建功,以后当多多列装才是,我怎么听说,那燧发火铳竟比火绳枪还要犀利几分?在两军对峙过程中,犹如红夷大炮之于佛郎机炮?可得全面压制?”
高仲平毕竟是知兵之人,对燧发火铳在战争中所起的决胜作用,显然有着清醒的认知。
兵部侍郎施杰道:“高阁老,燧发火铳仍是受制于产量,一月只能造出二百支。”
高仲平问道:“燧发火铳在战事应用中如何?”
施杰道:“回阁老的话,从历次海战而言,燧发火铳在两军对峙过程中,闭之弓箭还要犀利三分,敌寇凡遇上,人马皆惊,百步之外,中弹石而毙。”
第1326章 贾珩:小胖妞大概是相中他了。
宫苑,文渊阁
几位阁臣与军机处的几位司员坐着叙话。
听施杰介绍完军器监的火铳监造情况,高仲平默然片刻,忽而开口说道:“先让宫中禁卫先行装备燧发火铳,以增强大内守备之力。”
李瓒点了点头,说道:“可向军器监调拨火铳和军械,装备至内卫和武骧左右卫。”
这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巩固皇权,防备宵小,优先拨付给大内的守卫,提高皇室的警卫力量。
高仲平点了点头,并没有说其他。
这种话也就身为内阁首辅的李瓒来说比较合适一些。
而高仲平在宫中议事而毕,离了宫殿,返回位于曲安坊的高家。
高宅,后院——
高仲平此刻,缓步步入轩敞、明亮的厅堂中,将黑色官帽放在一旁的小几上,渊渟岳峙的气度无声散溢而出,旋即,对着一旁的仆人,问道:“三公子呢?” 仆人吞吞吐吐说道:“三公子他…”
高仲平冷哼一声,喝道:“去将人唤过来,天天和一些狐朋狗友待在一起。”
显然前些时日,高镛这边儿却因为闹事被五城兵马司逮着的消息,高仲平已经得知,并且在这几天对此事极为愤怒。
只是这几天忙着处于国政,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处置他。
那管家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去了。
高镛这会儿在仆人的引领下,快步来到花厅,毕恭毕敬说道:“儿子见过父亲大人。”
高仲平漆黑如墨的浓眉之下,目光冷厉地看向高镛,冷喝一声,喝问道:“你这几天去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