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上的态度越是鲜明,蒙古诸部就越是要在太后的葬礼上表现出悲痛来。
别的都不为,只为了让皇上记得这世上不光太后是蒙古来的,就是您身体里不也流着蒙古人的血脉。
等到蒙古诸部的人一到,宗室里这些福晋们那含蓄又端庄的悲痛哀伤明显就不够看了。
禾嘉本不打算在这种事上出风头,只要不失礼就行了。一天三轮哭完了就去偏殿歇着呗,这大冷的天几个妯娌凑在一堆儿,找个僻静些带热炕地龙的屋子待着比什么不强。
凑在一起了就难免说起端静住到直郡王府去的事情。
这事做得低调,现在外边好多人压根都还不知道。其他府里天天要进宫来守灵,也没有时间去打听这个八卦。
五福晋他塔喇氏和十三福晋兆佳氏倒是知道这里面的事,但一个忙着守灵还要忙着安慰天天哭,哭得眼睛跟着烂桃儿似的五贝勒,一个是知道这事后头还没完,不能说的自然一个字都不多说。
问禾嘉,禾嘉摇摇头什么都不说,连春花小声跟她嘀咕她也明着跟她摆摆手什么都不说,大家就知道从她这儿是真的一点儿话都套不出来了。
只有大福晋躲不过,但她也是一问三不住,谁来问都只说这事等要等皇阿玛来处置,自己不好多说。
可皇上现在哪有功夫管端静啊,端静就只有前天拖着病体进宫给太后上了一炷香,之后就一直住在直郡王府里没在露面。
她带回来的呼伦更是被惠妃带在身边寸步不离,远远看着礼数模样都不差,就是性子看上去太弱了些。尤其是有禾嘉这么个从蒙古嫁过来的妯娌摆在跟前,看上去就更文弱了。
第150章 端静的事,康熙眼…… 端静的事,康熙眼下确实没有心思管,应该说回京奔丧的这些公主郡主他老人家都且顾不上。回来就回来了,该怎么安排按着规矩来便是。
但惠妃到大福晋再到禾嘉胤俄他们一连串的动作,再加上把端静从理藩院接出来又没有刻意背着人,康熙就是想不知道这事也很难。
给太后守灵也不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得跪在宁寿宫里不起来,真要是那样守二十七天,只怕宗室里就得倒一半人,到时候想九龙夺嫡也夺不成了,得去下边团聚去。
夜里的乾清宫,即便地龙火墙和火炕都烧着,也显得格外冷清。
因着守孝暖阁里不符合规制的东西都撤下去了,大白蜡烛映照出来的光看上去有些昏惨惨的,投在康熙有些苍白的脸上,本来就憔悴的脸色又更衰败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