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1823年创刊的《柳叶刀》,以刊登综合医学知识为主。距今发行了五十年,已在欧美有较强影响力。
又如三年前,即1869年刚刚首发不久的《自然》,喊出了杂志将会登载多学科领域前沿研究文章的口号。
两个月前,莫伦萌生捐款建立女子医学院的意向时,也对如今医学相关研究做了调研,特别关注了法医学方向的各种学说。
经过调查发现,c8h7n3o2,即鲁米诺已经在前几年被人工合成制作出来。它在常温下比较稳定,是米黄粉末或黄色晶体。
然而,无人研究它的发光性。
莫伦先做了小规模实验,确认两个世界不存在差异性。
这里的鲁米诺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后,也会发出蓝色荧光。随即,根据当下英国研究文章的撰写习惯,写了相关论文。
不可以用上辈子的学界标准,来评价现在的科学期刊。
曾经耳熟能详的某些刊物,有的尚在新手期是影响力较低,有的甚至还未曾创立。
她在一众科学杂志刊物里,最终选择投稿《柳叶刀》。
不是盲选,是给筹备中的女子医学院造势。也是专业对口,论文提出了鲁米诺试剂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距离投稿过了一半月。
期间,莫伦已向伦敦大学医学院批量订购用于检测的血液,更加完善了实验数据。
也在勘察英格兰银行事强森被害现场时,运用到了鲁米诺试剂,检测出被凶手擦拭干净的血液。
今天,终于有了论文刊登的确切消息。
莫伦接过《柳叶刀》预印本,不只翻阅了自己的文章,也快速查看其他文章。
文章被刊登是意料之中,她没有太多惊喜,更关注论文能带来的现实价值。
莫伦:“伦敦大学每个月定期举办面向大众的「科学知识演示展」。等这期《柳叶刀》正刊发行,也就是十一天之后,我想在伦敦大学的演示展上,现场展出鲁米诺发光反应实验。”
本世纪,英国开启大众阅读模式,人们可以书籍中汲取了各方面的知识。
纸上的文字与图片却终究不够直观易懂。在没有电视电影等的时代,各类展示性讲座备受大众欢迎。
比如,十几年前一些外科手术会在剧院或学校演出厅进行。
大众购票后能像观看歌舞剧一样,亲临现场观看手术。
莫伦当然知道这种做法的弊端,手术应该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此时却是19世纪,很多后世人应为的“应该”,不是现在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