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1 / 2)

盛唐一只统 晴空之下 1602 字 1个月前

但这眼前的是啥?好像就是一艘很普通的小帆船啊!

虽然这帆船的样子跟大唐常见的海船并不一样,但再不一样也不影响它有限的容积,这上十个人就转不开的甲板真能对抗风浪?

这个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748解释说因为真正的琮琮号是海船,海船吃水线比较深,担心在内河河道中搁浅,所以特地换了在海外建造的小帆船。

真正的琮琮号现在正停在扬州港呢。

原来如此。

李琮点头。

他就说嘛,当初花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只造一艘小帆船,薛先生就不是那种会昧钱的人!

“所以这就是能亩产4石的良种?!”

李琮一眼就看到了小帆船甲板上放着的大南瓜。

这东西果然看着很大,金灿灿的,一见就令人喜欢。

“哦,这个不是。”

748忙给他解释。

“这就是南瓜,吃起来甜甜的,容易种植,是米洲特有的瓜菜。”

“能亩产4石的是这个,土豆,切块就能出芽繁殖,耐寒耐旱淀粉含量丰富,非常好养,是可以救荒的作物。”

“这个是玉米,这个叫红薯,亩产量都十分可观,而且不挑土地,大唐从南到北都能种,只要春天给块地,秋天就能收获一仓的粮食。”

“玉米后面的那袋子就是橡胶种,还有咖啡和可可,不过这些只能种在气候炎热的海岛上。”

“可可和咖啡都是经济作物,产出的果实价值高,在米洲只有贵族富人才能享用。”

“橡胶的用处就更大了,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水性,用在海船上能有效提高航行里程和安全,橡胶还能做静脉输液的胶管、各种封闭容器,用它在水下再也不用担心会泡烂了……”

748叭叭叭地给李琮展示了橡胶鞋、爆米花、土豆粉条咖啡豆,还请李琮喝了一杯果仁碎巧克力。

然后,统在李琮听的目瞪口呆、看得瞠目结舌的当口,忽然爪子一挥,对着李琮说道。

“按照咱们出发前的约定,您是琮琮号最大的股东,占股90%,可以拿到本次航海的绝大部分收益。”

“所以现在船上的这些东西,都是殿下您的啦!”

第250章 给皇帝献礼

——现在船上的这些东西, 都是殿下您的啦!

有那么一瞬间,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懵的。

今天在渭水码头的可不单单只有郯王府的人,还包括礼部、吏部和光禄寺的一些官员。

李隆基对于招抚使返唐这件事还是十分重视的,毕竟当初是他亲自挑中的人, 薛三能荣耀归来他脸上也有光彩。

所以今天来的人很是不少, 748吼出来的那一嗓子,很多人都听到了。

什么?这一船的宝贝都归了郯王吗?!

众人面面相觑, 心下却都是震惊的。 之前他们都有点看不起这艘小帆船, 想着不管薛三吹成什么样, 就这么一艘小船能有多少价值?!

可真等薛三源源不断地往外掏东西,尤其是那双神奇软弹的橡胶鞋一出现,码头众人的想法开始迅速掉头, 隐约觉得薛三这回是真干成了一件大事。

然后他们就听到薛三说,这些东西都是郯王的。

郯王出资造船这事儿朝中不少人知道, 但谁也真没把“投资入股”这事儿当真。毕竟谁也没想到薛三这能找到良种,默认郯王这笔钱是被坑了冤大头, 钱就是打水漂了。

现在薛三真带回了都好东西, 按常理他一个朝廷任命的招抚使,这趟出的还是公差, 他带回来的东西理所应当都是朝廷的,哪能归属私人?

偏偏这个私人还不是一般人,是当今圣上的亲儿子。而且说起来陛下其实也在这艘船上投了钱, 薛三这一船东西多少也该分点给陛下,他们这些朝臣总不好跟陛下争东西吧?

毕竟当初建船的时候,六部可没出钱, 给的也不过就是一些物资,说起来薛三这个招抚使其实还是半自费出差。

要良种……就更没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