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2 / 2)

玄浑道章 误道者 2364 字 1个月前

中年文士微微坐直身躯,肃声道:“什么时候?”

役从回道:“据说九月初一,约战之地是在东海之上。”

中年文士挥了挥手,让役从退下去,而后向那白衣女子问道:“姑母可知这白秀么?”

白衣女子平静说道:“听说过的,这是某位廷执的弟子,本事不小,若是只照传言来看,便是我与他对上,也不见得能有胜算。” 中年文士琢磨了一下,拱手道:“到时还要劳烦姑母前往观战,若得结果,还请姑母及时告知于小侄。”

白衣女子轻轻点头道:“我会去的。”

青阳玄府,鹤殿。

明善道人来至天台之上,对着竺玄首躬身一揖,道:“玄首,白秀已向玄正下了贴书,张玄正也是接了,时日定在了九月初一。”

竺玄首沉默片刻,从袖中取出一卷卷册,任其飘去明善前方,道:“你把这个送去张玄正那里。”

明善起双手接了过来,再一稽首后,在鹤殿退了下去。

竺玄首此时感觉星袋之中有微微异动,一阵青光洒落出来,却是青阳轮发出动静,他道:“怎么?你也想去么?”

他道:“这一战用到你却是不公平了,稍等一等吧,”他抬头看向远空,在他眼里,天边有一团无边黑气正在蔓延,口中道:“很快就便需你上阵了。”

听了他的话,那青色光芒就又收敛了下去。

明善道人离了玄府后,就直往良州而来,数日之后,便落至检正司门前,对此间守卫稽首言道:“我奉玄首之命而来,有事需面见玄正,烦劳通禀一声。”

那守卫一听,不敢怠慢,立刻进去通报。

过了一会儿,其人转出,抱拳道:“玄正请道长进去,道长跟我来。”

明善稽首道:“有劳了。”

他跟着守卫来到内堂之中,见张御站在那里,忙是上来一个稽首,道:“玄正有礼了。”

张御点首为礼,道:“明善道友,坐下说话吧。”

明善道人忙道:“不必了,明善此来,是奉玄首之命将一物送到玄正这处,待交到玄正手中,便就要回去复命。”

说着,他就从袖中将那个玉匣捧出。

张御上前两步,将玉匣接了过来,目光一扫,道::“玄首费心了,代我谢他一声。”

明善道人打一个稽首,道:“玄府那边还有不少时,既然玄正拿到东西了,那明善便告退了。”

张御也没多留,点点头道,“明善道友好走。”

明善道人拂尘一摆,微微一个躬身,就随着守卫出了检正司。

张御看了看手中玉匣,将里面一份卷书取了出来,展开看了看,这上面所记述的是有关于白秀以往斗战的较为具体的经过。

而且这并不是玄府之中所留的那些,而如此一对比,就能看出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别。

这东西对他来说倒是十分有用,至少能由此看出白秀上人的斗战风格和其人偏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待看完后,他把卷书下,心下却是转起了念头。

竺玄首从来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照理说,这位既然之前提醒了他不要去干涉白秀所为,那么这时也当不会来理会此事,至少会是不偏不倚,可现在却把这东西送来,显然是要他领一个人情,那么其用意又在何处呢?

……

……

第两百一十章 判析

张御想了下来,不管竺玄首是什么想法,此刻也不必去多思量缘由,先把眼下之事解决方才是正理。 他又拿起书卷,这回不是粗粗浏览,而是仔细翻看起来。

这里面共是大小一十二战,包括了白秀上人未曾炼就元神照影之前的斗战记载。

那时候其人每一次战斗无不是拖延数天以上,最长一次甚至足足鏖战了月余时间。

可以看得出来,其人当时应该是道法未成,战斗之时翻来覆去就是用几个神通,比起同辈多变的手段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质朴。

显然这位根基打得无比牢固,且又韧性十足,所以对手总是拿他不下,每回斗到最后,其对手都是以法力耗尽,后继无力而告负。

大部分人看到这等战斗过程,都不难判断出其人缺乏杀招,故此敌人虽难胜他,他却也难以伤敌的结论。

不过张御却不这么看,白秀上人的老师可是炼就元神的玄尊,不会不教护身保命之术。

他认为只是那些对手尚不足以威胁到其人的性命,所以没法将之逼了出来罢了。

他这时目光一移,再深入看其炼就元神照影之后的斗战记载。

若说之前的斗战呆板无趣,然而到了这个阶段,情况却是倒转过来了。

白秀上人此时的斗战手段却是变得丰富多变,没有一定的成规,完全就是根据对手的弱处而设定的战术计略,并且总能拿出对付对手的手段来,每一次都赢得十分漂亮,让人心服口服。

而之前那等生生把人磨的自行退去的情况此后再也不曾出现过。

张御判断,其人道法此时应该已是趋向于小成了。

他又仔细看了一下其人所运用的神通道术,虽然变化多端,但不难看出,这仍是以之前的神通法门为基础的。

这无疑说明,其人应该有一门与这些神通法门相契合上乘功法,方能将所有手段有效的统合起来,并在斗战时做到运转自然,毫无滞碍。

他思索了一下,从这些记载上来看,这个人没有什么明显破绽,如果不是在法力心光之上占据绝对优势,那要想胜过此人,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甚至稍有漏洞,反而会被此人所趁。

所以与此人交手,不可露出一丝破绽,还要尽量发挥自身的优势,并耐心在斗战中找寻机会。

青阳上洲东南,无边大海上有一座风光秀丽的小岛,白秀上人坐于岛上一处庐棚之中,浑身为飘渺云气所笼罩。

此时此刻,他也同样在翻看张御过往的斗战记载,然而他看得最仔细的,却是张御早期的斗战记载。

他身边有一个模糊虚影飘荡着,此时开口问道:“这些都是此人在第三章书之时斗战,而与眼下相较,已是相差太远,你为何要看这些?”

白秀上人缓声言道:“因为一个人无论神通法术如何多变,都是源自于他最先开始打筑下的根基,而这些东西最是能够体现一个修士的根本的,也是最不容易发生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