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221节(2 / 2)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1118 字 1个月前

并没要求有谁能体会,更别善作慈悲。同情才不会给我安慰,反而让我流泪……

然后,停下了。

小姑娘等了半天,大眼睛忽闪忽闪:“怎么不唱了,很好听呢。”

赵传薪很“腼腆”的一笑:“这首歌我就会弹开头。”

当初听这歌的时候,觉得前缀相当棒,后面就不感兴趣了。

此时,多数人缺乏娱乐,听戏,或者勾栏听曲,那得是家境殷实的人家才有本钱干的事。

穷苦人拉拉家常,嘴里叽里咕噜的说某些人闲话,这大概就是娱乐了。

当赵传薪弹吉他唱歌,竟然有船屋主动靠拢,几个渔家人在附近停泊下来,都围在船舷望着这边。

“再唱一个!”

“唱得好。”

当一个人鼓噪,其他人也帮腔。 他们太闲了。

赵传薪没理会他们,朝小姑娘眨眨眼:“还想听吗?”

渔家姑娘点点头,扎的辫子随之甩动。

再次拨动琴弦,这次节奏缓和了些,同样的前奏他弹了两遍。

众人听得眼睛一亮。

此时听曲儿,都是戏腔,大家哪里听过赵传薪弹的这个?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

黄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

经赵传薪一番歌词魔改,在这个时代还挺应景的。

而远处,有一群人结队而行,似餐后散步。

他们也被歌声吸引,缓缓靠近……

1907年还只是个开始。所有精彩还都在后面呢,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写不下去了。

偶尔有进去的章节,想办法修改放出来就行。

这么说吧,没400-500万字,大纲都写不完。

有票捧个票场,没票捧个人场。

感谢大家一路支持,让我动力十足。有成绩,作者很容易就能坚持下去的。

第199章 这太客气了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

李光宗是个温和却不乏力度的人,任谁与他交流,也不会觉得难受,但也别想得寸进尺。

今天和弥墩相谈甚欢,同时还多了个志趣相投的好友——李梓钰。

两人是同一频道的人。

餐后,李光宗率先告辞,李梓钰和他同行,却不知道为何那个日本人和他白人婆娘也非要跟着。

加上吃完饭回来的鹿岗镇保险队双喜等人,一行人在海岸散步消食。

人多热闹,一路谈笑,没多远就听到了琴声歌声。

李光宗侧耳细听:“咦?好像是先生的声音。”

于是,众人往船屋那赶。

泽娜·基思在朦胧夜色中看到了拿着吉他弹唱的赵传薪,他嗓音并不尖,但气息非常足,有高音。唱的说不上有多妙,可配合他那与生俱来的感染力,就让人觉得有种穿透感。

“原来,伊森还会唱歌?他真是个多才多艺的男人。”

旁边李梓宁哼了一声。

虽不见赵传薪有文章出世,不见其文学功底,但他上马能打的洋鬼子哭爹喊娘,下马能作画唱歌,也算是文武双全了。 可就这么个文武双全的人,却打女人……

她摸了摸脸颊,感受隐隐作痛的后背,莫名的,有些脸红,且发烫。

一曲罢了。

“再来一曲。”

“别停呀,我给你两条鱼。”

寂寞的渔家人,还没过足了瘾呢。

赵传薪起身,抱着吉他抚胸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