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2 / 2)

    苦恼于仿制、新制的乐器, 越发的喜欢做旧, 不上手根本辨别不出真实年份来。

    钟应重播小女孩的《猛虎行》, 铿锵恢弘的曲调,随之回荡琴行。

    屏幕里,二胡的琴首晃晃悠悠,像一个人伴着音乐点头附和,给小女孩打着节拍。

    絮姐沉默片刻,说道:“就算你听错了,我也不会看错。”

    她自信满满,挑起视线,指着模糊不清的镂空雕花,“这样的形状,没有乐器厂出过模具,而且那些手工制作二胡的大师,我都有联系。他们说葵纹向火,二胡属木,木生火,又加上冯老师的二胡被火烧毁过,他们都迷信,觉得不吉利,所以绝对不会选这种雕刻。”

    钟应和厉劲秋唰地一下,看向絮姐。

    这么五行相生相克的专业理论,符合中国传统乐器制作原理。

    但是,絮姐连国内二胡制作大师的想法都能说得一清二楚,实在是令人震惊。

    厉劲秋的震惊写在脸上,仅次于当初絮姐说自己是冯元庆学生群群主。

    而钟应就没他那么委婉了,错愕出声。

    “絮姐,你怎么社交圈都发展到二胡制作大师那儿去了!”

    絮姐漂亮的细眉一挑,眼睛尽是光亮。

    “我这不是为你着想吗?平时你和樊叔满世界到处跑,琴馆里的古琴、琵琶、二胡、编钟,可都是我在保养。”

    她细数自己的功劳苦劳,充满了大师姐的当家为柴米的辛酸。

    “除了编钟,我只能跟文物修复师请教怎么保养,别的乐器,我可是费尽心思,找了多少名家,卖了多少人情,才能得到现场参观学习的机会。”

    一位精通乐器保养的全才,闪闪发光,作为钟应和樊成云的坚实后盾。

    钟应张了张嘴,他太了解絮姐的能言善辩和通用套路了。

    “……你又拿师父做人情。”

    絮姐笑容灿烂得意,“樊叔叮嘱我多学多问,什么人情他都同意的。再说了,我不多学学,怎么对得起师父当年的厚望。”

    她不是什么天赋绝佳的斫琴师。

    师从林望归多年,只能照着流程斫制一些音质平平的古琴出来。

    时日久了,她便另辟蹊径,选择成为通才,专注学习乐器保养与修复。

    比起一跃成为著名斫琴师这么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一位懂保养懂修复,人脉广泛的销售天才,还是更容易一些。

    絮姐视线怀念的看向屏幕。

    她看的不是小女孩,而是那把模糊不清的黑色二胡。

    “而且,师父修整琴筒的时候,我看着呢。”

    当时重病缠身的林望归,依旧专心致志,在琴馆里,为冯元庆保养二胡。

    ——二胡弓子的马尾,以公马尾最佳,倒刺多、噪音小,母马尾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