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1 / 2)

许娘子诧异道:“酱肉包子也有人学?”

崔如英加了把火,“那可不,南街卖鲜肉包子的就有三家,有的好吃点儿,有的大一点,各人口味不一样,兴许咱们觉得味道差的有人也喜欢,日日都去。”

这也快一个月了,酱肉包用得是甜酱,甜面酱如今还没有,崔家用的大酱和糖熬的,不如甜面酱够味儿,但也相近,这是崔如英依着记忆调出来的,别人或许也能做出来。

许娘子一听立刻慌了神,“这别人学会了哪怕不是一模一样,也有人买呀。”

那崔家的客人必然少了,少多少还不知道呢。

许娘子知道女儿会做也是跟别人学的,只要不是来家里瞧着学方子,那都是管不了的。

崔如英叹了口气看向许娘子,道:“对呀,咱们开包子摊儿已是先人一步可,可要是不开铺子,别人开了,咱们不是晚了一步吗。娘,我是家里的女儿,也想大哥去读书,二姐少辛苦,弟弟妹妹们有好日过。有个铺子遮风挡雨,爹他们也不会太累。”

这些话崔如英以前卖东西的时候常说,如今也是换汤不换药。

她虽然有哄许娘子的成分,可有些话没错。

先机很重要,到时别人学了,崔家包子就算好吃,生意肯定会被分走。

不是所有人都能尝出细微的差别来,非来崔家这头等着,而且城南那条街上就有三家做鲜肉包子的,包子做惯了,肯定能琢磨出几分。

到时候生意不好,一天估计也能有个一二百文,一个月五六两银子,的确够家中温饱。

可由简入奢容易,由奢入简难呀,到时侯许娘子也未见得能受得了。

又扣扣索索连肉都舍不得吃了。

许娘子哎了一声,“你这回回去了,让你爹打听打听租铺子都多少钱。”

许娘子没做过这些,半点儿都不懂。

多大的,卖什么,铺子开在哪儿,脑子里是一点想法都没有,自家又不下馆子,也没见过别人家的饭馆啥样。

不过崔如英可以去忙活。

许娘子现在就像个蚌壳,已经撬开一点点了,日后肯定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