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2 / 2)

    大街上张灯结彩,大红灯笼迎风招展,鞭炮声不绝于耳,在金秋十月生生营造出来过年的气氛。

    男女老幼举着红旗、红布,穿着自己为了今天特意准备的新衣服走出家门,共襄盛举。

    乐景跟随着身穿便装的警卫员,低调的在人海里穿行。

    他穿着朴素的灰色中山装,胸口别着一枚闪闪发光的红色党徽,帽檐压的很低,几乎能盖住他的眼睛,嘴边贴着能盖住半张脸的假胡子,走在人群里就像一滴水融入了江海。

    路边有个戏班子敲锣打鼓,喜气洋洋的放声高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天安门下一排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城楼上的那个老人的照片,望着他兴高采烈的人民,笑的慈爱而满足。

    戏班子又唱又跳,又哭又笑:“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前清的老秀才须发皆白,老眼昏花已经看不清人,只能看到一片要把他淹没的红流,他抑扬顿挫的大声吟诵三十多年前梁公送给他们这些中国少年的文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啊!谭公你看到了吗?!太阳啊!太阳……出来了!”

    乐景越走越远,那首歌渐渐远去:

    “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学生们举着红旗,呼啸着跑过沸腾喧嚣的长街,他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声音是如此激昂清亮,生机勃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圆万岁!”“共产党万岁!”“人民万岁!”

    乐景仰起头,把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深深吸入肺腔,吸入五脏六腑,只有这样,才能拂去他肩上几十年的风尘。

    在他还在乐景的时候,他曾经无数次在原始纪录片,在影视作品里看到过这一幕,他曾千百次向往着这份火热,好奇着这份喜悦的重量。

    为了触摸这份火热,为了称出来它的重量,他足足花了56年,这是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分量。

    他抬眼望向簇拥在红旗里的高高城楼,他知道,在城楼上的人潮里,站着他十几年未见的父亲。

    高耸的城楼,连同那招展的五星红旗,渐渐在他眼前晕染开,在这举国欢腾的日子里,乐景沉默着红了眼睛。

    他已经死了。

    所以,不能见,不能说。

    此生山高水长路远,他们还活着就够了。只要活着,那么总有一天能够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