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你出去吧。”
电脑上的视频已经停止播放,因为只有两分钟的时长,程肆将这个短小的预告片反复看了好几遍。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做这种以前的他从不会做的事,只是觉得,视频里的青年耀眼极了,让人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种感觉对程肆来说很陌生,他想知道为什么。
犹豫了一秒,他重新打开弹幕。
下一秒,他把弹幕关掉了。
这些字幕比半个小时前更多了,并且说了更多他看不懂的话。
程肆思索着打开搜索引擎,输入wsl和sp。
跳出来的解释分别是windows的子系统和结构化编程。
结合弹幕的语境,他也能看出来不是这个意思。
他打开微信,只有孤零零几个记录,除了家人,就只有昨晚和江放的聊天记录。
程母不止一次说过他的微信是用来摆设的,起初还会给他发信息,后来发现他回复特别慢,且打电话确实比发信息更有效率,慢慢的,家人也不再给他发微信,他的微信就真的变成摆设的存在。
除了和江放的聊天是昨晚诞生的,下面最早的聊天记录是一个多月前。
如果打开记录,还会发现,他每次回复通常只有一个嗯字。
但是从昨晚开始,他的好友列表里,突然多出一个放在以前绝不可能有交集的人。
上面还显示自己最后回复的晚安。
程肆打开两人的聊天窗口。
江放正在回复白升水的问题,一阵插科打诨过去,白升水开始询问他项目的事情。
白升水:论坛里学姐说的应该不是真的吧?你和周教授的项目去年年初就批下来了,没道理今年就停了啊。
我英俊潇洒:不用想了,肯定是谣传。
凉雨知秋:放出这个假消息的人是怎么想的,明知道不可能的事。
江放是燕大为数不多本科还没毕业就被导师看中,并开始跟着做项目的人,当时羡慕的人不知道多少,但人家是凭真本事,导师看中他的能力,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后来本科毕业,别的研究生还在上课,或者给导师打杂,他已经跟着周教授做起大项目。
这也是为什么身为室友的他们也很少见到他出现的原因之一。
在燕大这种遍地都是学霸的高校,能有江放这种经历的人也不多。
很多人都是考上研究生后才开始跟导师,之后基本上就是查阅资料文献、收集整理数据、写文章之类的活儿。
还有的导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去读各种文献,这种连接触项目的机会都没有。
聪明的人都知道,你上课学得再好,没有实践经验,等出去后大公司也未必会要你。
所以,在跟着导师这段时间,最好就是多做项目,提高自己的水平,积累多一点经验,日后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