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2 / 2)

白兰地回甘 归晏温 1022 字 9个月前

    董晋和罗绪第一次接触这些装备,手忙脚乱穿上靴子,发现不对后又脱掉重新穿裤子。刘志迅速换好着装,见周如叶已经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所有穿戴,诧异地摘下防毒面具:“你以前干过这个?”

    周如叶摇头,“查过资料。”

    ……岂止查过资料,为了季司原她不知道研究过多少遍。

    “厉害厉害。”刘志由衷的夸赞。

    经过重重检查后,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临时培训,教学一些应急操作和进入弹坑后的注意事项。

    铁门被打开,董晋和周如叶率先进入,罗绪扛着摄像机紧随其后,整个一号弹坑内弥漫着肃穆的气息,没有任何交谈声,十多个作业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炮弹挖掘转移工作。

    周如叶无言地站在土堆上,透过密不透风的防毒面具,观察着眼前的一切。

    一排一排露头的炮弹,虽知有安全防护措施,但也足够让观者毛骨悚然。

    她看见一名作业人员半蹲在弹坑中,手捧一枚已经锈蚀斑驳了的毒弹,并郑重地交到另一名作业人员手中,由他将炮弹搬运至防爆箱内。

    这像是一场历史的清扫,每一颗二战遗留毒弹的销毁,都为中国驱散一片阴霾。

    但这也是翻皮剥骨将血淋淋的战争重现,她脚下踩的是中国的土壤,可上面满是日本侵华战争留下的惨恶罪证。

    如果说还要怎样去让历史的伤痕显形,让所有麻木、无知、懵懂或是视而不见的人心惊心颤,那就是亲眼来看看这些数量庞大的毒弹,看看曾经被它们所伤过的中国。

    时至今日,还有这么多技术人员,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为中国抵御着来自七十年前的战争幽灵。

    天气虽不是很热,但密闭的防护服罩在人身上,若不是经过长时间训练,很容易产生窒息的眩惑感。

    周如叶有一种强烈的历史错位感,她闭了闭眼,稍往后退了半步,耳畔传来两个人用日文交流的声音。

    她打了个激灵,恍惚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随后她发现,身后两个身着防化服的作业人员,举止确实很像日本人。

    董晋也发现了,从一号弹坑出来后,他问刘志:“这里有日本那边派来的人?”

    “嗯,所谓的日本专家。”刘志脱下防化服,冷哼一声,脸上毫不掩饰厌恶之情:“都是来做戏的。”

    第71章 七一冷战

    董晋也知,日本政府对“处理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问题”态度一直消极暧昧,更加不愿意投入巨资销毁日遗化武,这件事的背后关系到历史遗留问题和中日外交问题,他见刘志并不避讳谈论此事,于是沉声继续追问:“做戏?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