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1 / 2)

古代儿童开蒙,多学“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只是这却并不适宜于成人扫盲班。

    李鱼认为,还是因地制宜的好,银州人口现在绝大多数还是农民,那就先出一套教材,与现实相结合,教人名、地名、庄稼、日常生活用品,等到这些学会了,再教其他的不迟。

    决定了工作方向之后,很多事情都不用她自己去完成。

    从前在别离院的姑娘,很多都是农女,被父母卖给了萧别离,而萧别离这人做的最大的一件好事就是,他找了很多老师,教这些姑娘们琴棋书画。

    虽然说他做这些事,并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出于一种想让“商品”卖出更高价格的心态。

    不过对如今的李鱼来说,倒还真解了燃眉之急。

    她叫了翠浓来,问翠浓愿不愿意下乡去扫盲,当女夫子。

    翠浓登时瞪大了双眼,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夫子”一词,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之中,地位那可不是一般的尊崇。像翠浓这样从别离院出来的伎女,怕是根本想不到,有一天,“女先生”这词会和她们扯上关系。

    富贵人家的小姐也要读书识字,所以这天下本就有许多博学的女先生,只不过一般都是贞洁烈女,品行没的说的那种,教的也是女四书。

    像翠浓一般的女人,就算读的书再多,认的字再全,也总叫人看不起的。

    李鱼见翠浓惊诧不已,便笑道:“有什么不可以?教一些愚夫愚妇认自己的名字而已,你肚中那样多的诗书,早够用了。”

    翠浓仍是瞪大双眼,结结巴巴道:“殿……殿下,不是,我,我不是因为这个……”

    李鱼的脸上便收敛了笑意,道:“你流落风尘,只是因为你有个不是人的爹罢了,这并不是你的错,如今都已三年过去了,月云都已做了公主府的管事,你却仍在缝纫厂蹉跎,难道你要在缝纫厂当一辈子女工么?”

    翠浓是她最开始救助过的人,又与沈三娘是闺中密友,她温柔可人,又饱读诗书,若真的蹉跎在缝纫厂,李鱼都觉得浪费。

    翠浓何曾听过这样的话?

    她很明白,公主从一开始就没有轻视过她们这一群烟花女子,只不过她自轻自贱太久,都已忘了自己该怎么样站起来堂堂正正的走路了。

    李鱼要说服人,也很有一套技巧,她见翠浓脸上浮现出动摇的神色来,也不接着逼迫,转而放软了语气道:“翠浓,我今日找你来,是想要请你帮忙的,我欲开扫盲班,只是苦于找不到足够多的老师,你就帮帮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