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2 / 2)

妙手生香 董无渊 1043 字 7个月前

    含钏在原地愣了愣,转过头,却见冯夫人冲她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含钏抿唇笑了笑,遥遥地同冯夫人作了个揖。

    这种事儿,在余举子获得殿试第八名好成绩、进了翰林院编书后被传得更广了,余举子还带着自家夫人拎着四只红彤彤的喜蛋来谢礼,含钏简直是哭笑不得,“您赶紧收回去!这关儿什么事儿啊!是您自个儿厚积薄发才考了好成绩的呀!实在是...实在是...”懒人听书

    含钏实在是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形容了。

    这种事神乎其神的,一般带有故事和传奇性质的吃食,要么靠编,要么靠骗,都是有人运作的...

    余举子却笑起来,“您别说,先前某去殿试,一位老翰林专门点了某的名儿问,‘那绿豆糕好吃吗?’——可见贺掌柜这进士绿豆糕的名头传得有多远!”余举子和他家夫人一般,爱笑爱闹的,瘪瘪嘴,作出一副特不好意思的神情,“也怪某不争气,若是某争点气,考个状元回来。您这绿豆糕,便不是进士绿豆糕了,是状元绿豆糕了!”

    含钏一下子笑了出来。

    再看冯夫人看向余举子,笑如弯月的眼睛。

    含钏笑得更甜了。

    这就是夫妻间最好的样子了嘛。

    这事儿越传越远,许多今次落榜的士子坐着牛车点名要买绿豆糕,食肆里就四个人,八双手,除非一天不开店专门做绿豆糕,否则总有人买到了,有人走了空。含钏索性就在门前立了块儿牌子,“若买绿豆糕,请或对诗一句,或颂词一首,或赋论一篇,且绿豆糕不单卖。若有实在有才者,馈送绿豆糕一盒。”

    也就是说得在店里起码花上一两银子吃顿饭。

    一两银子一顿饭...单这个条件,便能筛出许多人了。

    可也不能唯利是图嘛。

    若您实在有才,诗词赋论都对得特别好,那也行,送您一盒绿豆糕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怎么辨别谁对得好...

    含钏自己是没这个本事去评判的。

    她能把字儿认全,已经是白爷爷教导有方了。

    含钏在厅堂外,刷白了一面大墙,把士子们的诗词、赋论全都誊上去!给每一位落座就餐的客人发上一朵扎得鲜红的小花儿,食客们若是愿意花时间品评,便可将手里的小红花儿贴在自己认为最好的那篇文章下面,以一旬为期限,谁的文章获得的小红花儿最多,“时鲜”就送谁一盒绿豆糕!

    这个法子,没法儿指摘!

    这是大众的评判!

    代表了北京城文人的最高水平呀!

    没几天,那面墙就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文章,北京城的读书人越传越广,没事儿就写上一篇递交到小双儿手里,再有小双儿挂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