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中打开之后,宁小溪就开始学习了。
看着例题,宁小溪的脑海里突然之间开始慢慢地构建着这些题目。
是的,她并不仅仅只是在记住这些题目,而是在记住的同时,深深的去理解这个题目。
比如说她现在最先联系的是几何的问题。
几何分为两种,平面与立体。
平面几何对于宁小溪来说没有任何的问题,平面几何主要掌握的还是公理化原理,她现在理解的是立体几何,立体几何归结为三维空间解析几何的研究范畴。
随着一个题目出现,宁小溪慢慢地就将这个题目所给的条件全部变成了三维立体图形,标注上已知的条件,然后公式公理一整合,这道题的解法自然而然出现在了脑海中。
而与此同时,宁小溪也在认真地看着答案,将两者对比之后,将步骤印入到了脑海中。
一题接着一题,宁小溪脑海里储存的题型越来越多。
很快,最基础奥赛经典中所有的几何题型都被宁小溪记住了。
紧接着,宁小溪开始攻克着第二类,第三类一个接着一个,宁小溪宛若不知疲惫。
周末很快就过去了。
周一去上课的时候,班主任特意又问了一遍宁小溪参加比赛的情况。
从心底,她还是希望宁小溪能够更近一步,但是时间太紧,她的心里还是有些疑虑的,只能问问宁小溪的情况了。
除了几道题不会,其他的都能答得出来。宁小溪如实的说道。
听到这话,班主任有些诧异,实际上她有个朋友的儿子也参加了,但是回来的时候却是说有很多都不会。
要知道,对方的父母都是中文系教授,从小到大阅读过不少的古诗词,知识储备都很丰富,这样的情况都不好做题目,宁小溪却是说自己只有几道题不会,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好吧!
对于宁小溪这个学生来说,无论什么发生在她身上都是有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她相信宁小溪是不会无的放矢的,所以,她说只有几道题不会,那么就真的是几道题不会。
想着,班主任期许着继续道:结果很快就可以出来了,既然你有信心,就再继续做准备,这次海选,最终只有105个人入选,我希望你能成为其中一个。
我会努力的。宁小溪回道。
哦,对了,等会从我这里离开后,你去找下初二的数学段长,听说是华罗庚金杯比赛出问题了。
嗯。宁小溪点头,去找对方的路上暗自思忖着。
那个比赛有什么问题吗?
第65章
很快,宁小溪就来到了数学组的办公室,直接就来到了段长的位置前。
宁小溪,你来了,坐。初二段长看着宁小溪,连忙招呼道。
班主任让我来找你,说是比赛出问题了?宁小溪直接问道。
是的,华罗庚杯只有四个组别,小学中年组、小学高年组、初一组、初二组,你现在只能参加初二组的比赛。初二段长对着宁小溪说道。
初二组?我现在不是已经初三了吗?宁小溪疑惑道,她一直在网络上查试题,一下子倒是忘记了看规则。
想了想,对方有这个规定也是正常的,几乎所有的竞赛都是在初二的时候完成的,初三毕竟都是毕业班了,哪里有时间跟精力参加。
原则上初三生是不能参加的。段长看了一眼宁小溪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