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1 / 2)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任何一个行业的潜规则。

    甚至在一次内部的交流会议上直接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秦砚听到他们的话笑着说道: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你们从我这儿学到的东西能够超过我吗?如果可以超过的话我会特别的高兴。”

    秦砚,真的完全没有任何的保留,

    从大义来说,能够让国内的剧本创作水平变得更高,一直是秦砚一直的努力的一个目标,目前国内的创作水平按照传统的那一套小作坊模式持续太多年了。

    编剧拿着剧本都出找投资商,于茫茫人海之中寻找伯乐,谈何容易。

    好不容易被人看上剧本了吧,然后别人有觉得你无名无姓、迫于生计,最容易欺负。

    像赵广仁这样被迫成为一个枪手的情况可不罕见,很多编剧在成名之后,都痛述自己刚刚从业的时候,所遭受的各种黑暗。

    好不容易混出了头吧,国内编剧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权力。资本方要怎么改剧本就怎么改剧本,国内数一数二的编剧,被资本气得直接离开剧组。

    编剧,明明直接决定着影视剧的故事性,这可是电影、电视剧最基石的东西,然后,在华国完全不受重视。

    现在自己有这个能力与机会,秦砚自然会选择站出来。

    而从个人角度来说,国内类似于他这样的商业剧本越多,那么商业片的市场也会越大,越能够影响整个市场的审美。

    如果这个世界上整个市场都是层出不穷好的剧本,那坏的剧本自然会遭到淘汰,不会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

    可是《剑》都发布了半个月,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写出能够让秦砚满意的剧本。

    而且还有不少编剧,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退出。哪怕秦砚向他们许诺的条件再好,他们也没有任何的犹豫。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和秦砚的观念、习惯完全不同,当然秦砚对于这一点也没有任何的反对。

    毕竟这个世界不可能什么都和他一样,都按照他的路数发展,那这个世界也就太无聊了。

    他只需要抓住能够和他相互配合,能够接受能够和华砚观念的编剧。

    而且秦砚也愿意和这些选择离开的编剧们继续保持联系,他们大多有着自我的艺术追求,很多人都偏爱文艺的剧本。

    哪天秦砚想拍一个具有华国特色的文艺片,秦砚很有可能还要求助于他们。

    看来让这些稚嫩的编剧或者郭子涛他们这些年轻导演直接上手第二个宣传果然只能是幻想,最终还是秦砚亲自操刀。

    如果说上一次以“剑”为主题,是在展现华国的尚武精神,精湛工艺,以及家国新年。

    那么这一次宣传片的主题,更加粗暴。

    《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