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倏地转身,一边高声唤人,一边掀起袍角便匆匆走了出去。
最先跑到他面前的出人意料竟是顾惜朝。
师父!他急急地唤道。
杨逍脚步微顿,低头看着他,略有些不耐地问道:怎么了?
师父!顾惜朝仰头对他说道,徒儿今日一早在花园里读书的时候碰到师娘了,师娘背了个包袱说是有事,便匆匆出门了。
杨逍微微眯起眼睛,沉声问道:什么时辰?
顾惜朝垂下眼帘仔细回忆了一番,肯定道:应当是辰时一刻的样子。
现在才不过巳时刚过,杨逍敛下神色迅速推算了一番,想着丁敏君就算是骑马,以他的轻功应当也追得上。
思及此,他当即拂袖转头朝外面走去,然而还没能等他离开花园,却见红芜脚步匆匆地小跑了进来,见他形容有些仓促的模样,脸上不由得显出几分讶然。
杨逍头也不回地边走边问道:有什么事?
大约是察觉到了他压抑在心底的急躁,红芜不敢多言,一路追着他语速极快地禀报道:距离扬州最近的一支起义军首领徐达前来觐见,已经等在会客的雅间里了。
听到这里,杨逍即将迈出门槛的脚步骤然停下。
如果换成别的事情,他都能一概不理,只管把那个趁他不备又一次逃走了的狡猾姑娘逮住好好教训一番,可是唯独这件事
明教自从教主阳顶天失踪之后便几乎分崩离析,虽然各地起义军依然打着明教的旗号,但其实各自为政,只听从起义军首领的命令,就算是他贵为圣教的光明左使,能够真正如臂指使的,也只有下属天、地、风、雷四门所统领的光明顶教众。对于基层前线的义军来说,他这个左使也只不过是个高高在上的尊号罢了,根本不会归他所辖。然而明教内部若继续如同现在一般四分五裂,形如散沙,比起元人的朝廷,也不过就是一群数量比较多点的乌合之众而已,更遑论完成抗元大业了。
因此首先,必须得统一明教的势力才行,而如今,契机已到!
杨逍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握了起来,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睁开时脸上已只剩下了属于明教光明左使的责任和威慑,他倏然转身,拂袖大步往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