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别急,让儿臣先捋捋。”既然关乎清浅,又能让官家不惜灭口捂住,姬昭也不想秘辛传得满城风雨。圣人未必想坦白,可姬暄就要背锅了,父皇大概着急这个,姬昭都懂,所以,如果能找到办法撇清那蔡姓小地主的干系,他失不失踪的就没人关心,姬暄和清浅的事也就算绕过去了,他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嘉佑帝挺不好意思,昭儿是受害的一方,他这个当爹的不仅没给他主持公道,现在居然还让他给嫌疑犯洗清嫌疑,若不是姬昭贴心的接了话茬,这要求,他真没脸说出口。
姬昭把事情揽过去,嘉佑帝是放心的,这个儿子的办事能力有目共睹,非常可靠。唉,这太有能力也不是好事。原说他都想立姬昭为太子,结果没人给搭□□,昭儿还被人联手坑得去督河。他那会儿真想不通,旁的儿子及其背后势力有理由不同意也就罢了,内阁怎地也没人吭气搭话呢?帝国没有皇储也无所谓啦?
石恪后来给他解释了他才明白,总归没一句好话,句句诛心的那种。
说到帝国权力,就是皇帝跟内阁之间的分权较量,皇权强一分,内阁就弱一分,反之,皇帝弱一点,相权就强一些。嘉佑帝目前事事顺心,是因为本身他权力欲就不重,大部分政事内阁就给处理了,他乐得当人形大印,万事清闲。在某种程度上,皇帝放权,内阁也舒服。
但要是换上强势一点的帝王,可以想象,皇权跟相权必然有磨合掐架的时候。不巧,姬昭就是个强势人物,权力欲也比他爹大。不强势,他不会打下南疆那么一大片地方,权力欲不重,他也不会连续几年屡召不回,敢跟内阁硬杠。他才二十出头就这么难搞,你让内阁那些老狐狸精怎么想?
老狐狸精们都不否认姬昭很优秀,行事老辣的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但一个强势人物,必定对内阁权力形成某种威压,谁愿意请这么尊大神压着自己呵。所以立太子,圣人要是自己主动提了,内阁重臣也就默认了;圣人自己不提,那大家也乐得装聋作哑一阵子。
话又说回来,万一,官家没立储就某天突然嘎嘣一下……最终上位的也只会是秦王姬昭。想想秦王殿下的外祖,他舅舅,他自己在南疆的基业,有钱有人有兵,秦王殿下上位,便是朝政顺利交接;如果他不上位,任谁想想那八万南军头皮都要炸了。凭别的谁染指皇位,那必将血雨腥风血流成河。从内阁重臣的角度讲,真有意外的那天发生,他们定会非常有大局观的努力让姬昭掌权,以期朝堂平稳过渡,所以,皇储之位早没有悬念,这场竞争结果早在秦王打下南疆基业,手握南疆大军的时候,已然是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