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2 / 2)

    自是不必多说的。

    毕竟是探花郎。

    但是这个内容,叶长凌皱眉。

    殿试。是圣上出题,一般是结合时事的问政,策论。而这一次的试题,不出意外与鞑靼有关。

    问准进士们,如何对付鞑靼。

    这种问题,问出来的时候,永嘉帝也没想过能从一群只知道读书的准进士们笔下得知的。一般情况下,吹捧下朝廷,中规中矩的也就过去了。这也是程仲瑜、刘曦燃的做法。前者乃是颍王一系,自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是这想法必定为圣上不喜,为了仕途也就选了一般的答案,最后也就得了个榜眼的名次。

    但是方曜弈的答案,可就太有意思了。

    作者有话要说:求点支持吧,么么哒

    第158章 拜帖

    方曜弈开篇就提出,鞑靼这件事,其实朝廷应该是可以预见到的。随后就以他的理解,写了篇劝谏,从马政聊到边防,文采斐然。

    方曜弈年少遍历名山大川,去过沿海杀海寇,也曾领略过塞外风光,各地风土人情。

    这篇文章自然比起那些年复一年只知读书的学子,要务实很多。

    只是明晃晃谈及鞑靼是朝廷的失误,简直就是直接打永嘉帝的脸。

    叶长凌将文章放下,让这些天提拔成大丫鬟的秋杏把方曜弈的文章收好。毕竟是探花郎所做的,足够沈天路他们学习的了。

    叶长凌无语的看向方曜弈。

    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殿试之前,他其实跟方曜弈聊到过殿试的试题。

    当时只是猜测,永嘉帝会出什么题。时政嘛,也不难猜,最近的大事也只有鞑靼了,然而这件事对于朝廷与后宫来说实在是太伤脸面了,也就不了了之。

    不过那时适逢沈天路在旁,叶长凌便与方曜弈聊了聊基础思路,这件事对于朝廷来说算得上一件耻辱,所以必须带着积极的基调去写。最讨巧的办法就是歌功颂德的吹捧一番,也就过了。这也是为官之道,哪怕是以刚正著称的御史,其实也知道哪些人和事可以喷,哪一些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聊得挺好,结果就写出来这么一个玩意儿。

    叶长凌怎么会不无语。

    圣上能点个探花郎,估计还是惜才。

    见此,方曜弈倒是笑了,并没有解释什么。叶长凌无奈的摇头,敲了敲桌面。“你写的建议好是好,去,把沈天路给我叫过来。”

    叶长凌吩咐了陈四一句,后者立刻会意。

    在等待沈天路的时候,叶长凌与方曜弈也没闲着,一小碟花生米与酱牛肉直接吃完,叶长凌让丫鬟秋杏去端些水果上来。看着秋杏走出房门的背影,方曜弈若有所思。

    说起来,感觉也有许久未曾见过老师叶长凌身边那个会使剑的大丫鬟了。

    当然这个念头刚出现又被方曜弈一笑置之。大约是被安排去了别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