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多好啊!”
“我靠,吓坏了!”
而这时,第二个也开始了!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有位“才高八斗”者,曹植这样写春节:
“初岁元祚,
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
宴此高堂。”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此诗说春节是良辰吉日,到时高朋满堂,大家尽情欢笑,快乐无穷,可谓将春节的情境作了极简洁的概括。
可以说,这诗一出,就得到,大家的掌声啊!
啪啪啪……
“厉害,这都能记得。”
靠,为什么劳资记不住呢?
然后看着一个一个开始,都能说得出来,然后领了红包,还别说,大家运气都不差,没有一个低于一千的。
大概过了几分钟,大家说完后,终于到李旭升了!
他之前只是稍微一想而已,根本无需多虑,这题真的很容易。
……
“李导,大家都看着呢,快说吧?”
“急什么……”李旭升摇头,,笑笑道:“其实关于春节的诗,本人还是略有研究,就给大家献上一首原创的吧!”
“哇⊙?⊙!,原创啊?”
“就李导的实力,不用原创那不是打脸吗?”
“就是,本人挺喜欢李导那首水调歌头的。”
这时,李旭升说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与大家那种气氛显然不同。
这诗的好,大家明显还是能够感觉得出来的。
而且这诗也很有意义。
“新桃”和“旧符”?
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
而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可以说,春联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文化。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
而这种习俗甚至延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算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甚至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