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计算,全国各地起码有百分之七十的人知道或者看过他的小说。
华有自己的爱情观,我认为,既然不快乐,就撇开么?
谁知有人告诉我,有些东西,是撇不开的,或者,是很难撇开的。
周导是个天才,不过只是局限于喜剧之中,无厘头的港式语言在他身上发展到了及至从而有了所谓的周氏风格,然而他却不是无厘头的鼻祖,黄的电影中,就已经可以时常感受到这种市井的快乐,只不过,在为了搞笑而搞笑的原则上,周星驰是最坚持的人。
因此,我们会很容易在他的电影里将胸中最后的郁闷发泄出来,然而周导忘记的一点或者是他已经无法做到的一点,就是将人心中的郁闷挖空之后,填补一些什么,因此在经历了新鲜,狂笑,回味之后,观众突然发现,似乎周氏电影里,总是缺点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在于,不是他的电影低俗,简单,幼稚,而是低俗的没有让我们幡然省悟的痛悔,简单的没有让我们爱不释手的钻研,幼稚的没有让我们黄粱一梦的重生。
因此,当他在面对梁辉,张荣,梁伟的电影时,失败就显而易见了。
当然,这一切只是在于电影,不在于人,并不是说,周导只能作一个center,然后故作天真的瞪大眼睛,说kao那么简单,同样的,在周导那么多票房成绩不俗的电影中,还是可以找到一两部,或许是用了心去对待角色的电影。
所以就有了《喜剧,之王》。
听名字你似乎觉得这是一部将搞笑发挥到及至的电影,然而这部1999年的电影并没有像当年春晚《昨天》那样挖掘观众每一个欢乐细胞,相反的,在这部电影中,周导第一次洗去铅华,变得不那么帅,鬼灵精怪,耍宝。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周导,让我有了感动,这个在周氏电影里,似乎格格不入的字眼。
起初是因为:对不起,我是一个演员。
周导电影里,太多小人物的挣扎,然而没有一个是挣扎的如同尹天愁这样痛苦并自我暴露的,以前的周导,痛苦转变成了无畏,玩世不恭的搞笑遮盖了本应是小人物有的悲伤和落寞,因为隐藏的太好,所以我们看不出任何的尴尬和难堪。
这是香江社会里很经典的人物奋斗史,有点类似美国,但却更加现实和残忍,比如《食神》,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讲,周星星的喜剧天分弱化了这种本应属于自己的悲剧感。
因此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周星星的言谈举止里自我麻醉,因为我们也是小人物。
然而,尹天愁的个人悲剧第一次被赤裸化,让人更加有不忍卒读的感觉,似乎在这部戏里,我们才能真正发现自己是否真是强者,因为人人都会自我麻醉,却并不是人人都有直面人生的勇气。
尹天愁的演技是优秀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演技是拙劣的,在那不停的重复的:我是一个演员啊里面,很容易的我们就会产生容纳和接受,这是一个生活中彻头彻尾的弱者,弱的似乎没有理由去苛责,影片中的尹天愁失去的更多的是机会,但是我们在现实中连失去机会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周导第一次如此勇敢的直面角色,就让我们产生了一种以前从来没有的感觉,这似乎是周星星可以开掘的新路,只是可惜后来把意向转到特技上去了,这是后话。
第二就是影片的主旨:简单说爱。
喜剧片能不能说爱?
当然能,但是这爱必须是为了喜剧效果而存在的,不然的话,观众会说:喜剧片还能让我哭?
这算什么喜剧片?
当时是没有这种新喜剧的概念的,现在,接受仿佛也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