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页(2 / 2)

    范蠡派遣数百名部属在会稽城内城外,荒山野岭中去找寻,再也觅不到这个小姑娘的踪迹”。

    这里的问题就大了。

    如果说越女当初是为了一只羊而和吴国剑士大打出手,并且在后来的言辞中对它的羊爱护有加;但她走的时候,却把这群羊全部丢下不要,难道是越女精分了?

    能让一个国家都找不到踪迹,她肯定是刻意躲避无疑;但是,越女为什么要躲避?

    范蠡从来没有提过丝毫他和西施的情史,当然越女不会是伤心离去;但如果不是,越女又究竟在躲避什么?

    要知道,她可是正在热恋范蠡,这样转头就走,简直有悖人性。

    再次,以书中原文为证:范蠡又是惊恐,又是迷惑:“她为甚么要杀夷光?夷光可从来没得罪过她!”

    蓦地里心中一亮,霎时之间都明白了:“她并不真是个不懂事的乡下姑娘,她一直在喜欢我。”

    说道对越女的了解,全书中以范蠡为最;而范蠡“霎时之间都明白了”:“她并不真是个不懂事的乡下姑娘”!

    如果按着这番解释,那么整件事情就是这样:越女早就知道范蠡,并且早在和范蠡接触之前就爱上了范蠡;这一日她见范蠡受辱,特意找了个杀羊的借口来替范蠡出气(也可能是精心设计的),然后装作一个天真的少女来接近范蠡,试图赢得范蠡的爱情;后来,(我们姑且这么认定,)越女是神奇的通过某种途径得知了范蠡另有爱人,于是黯然出走,鸿飞冥冥;最后终于还是按耐不住,出来报复情敌。

    如此一来,整件事情基本说得通了,可是越女的形象却一落千丈:一个心机如此阴沉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天真无邪的少女?

    能让范蠡、文种、勾践这个级别的人物都看不出来丝毫破绽,始终认定她是个不知世事的少女,这份表演伪装的功力,可谓是高明之极、空前绝后了。

    如果越女并非是一开始就爱上范蠡,那么还有一种解释:越女出于自己的种种目的(比如为越国报仇出力,或者是为了让自己扬名海内),从而布置下杀羊这一出戏,接近范蠡,只为了完成他自己的目的。但是在后来的接触中,越女渐渐爱上不让人扼腕叹息。谷底十六年,心念过儿,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过儿断肠崖上苦苦痴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撕开所谓的大仁大义的虚伪,被江湖人士所唾弃的师徒恋、忘年恋又何曾抵得过一句真情?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这样看来,那些所谓的假仁假义又岂非整个江湖的悲哀?

    一部神雕,百般情愫。

    李莫愁只为着当年陆展元的寡情薄幸,从楚楚女子变身杀人恶魔。

    最后于情花的火海之中仍大笑三声,大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