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报》评论道:“《三个傻瓜》是此次威尼斯电影节最令人失望的影片。张然的野心很大,在电影中融进了太多的东西,教育、社会体制、自杀等等,而他又想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整部电影完全失控了,喜剧部分过于做作,而该发掘的地方又一笔带过,显得匠气十足。”
《帝国》也认为《三个傻瓜》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除了最后的长镜头让人看到了那个才华横溢的张然外,整部电影乏善可陈,缺乏足够的激情。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我们都以为伯格曼的接班人出现了,但我们等到的是又一个米尔科·曼彻夫斯基!”
1994年有两部环形结构的电影留名影史,一部是《低俗小说》,一部是《暴雨将至》;《低俗小说》拿到了金棕榈,《暴雨将至》拿到了金狮。《暴雨将至》是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第一部电影,整部电影拍得沉稳大气,极具大师气概,很多人都认为他会成长为新一代的大师。然而十一年过去了,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再也没有拿出让人满意的作品,新一代大师成了笑话。
《帝国》的评论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在他们看来张然真的和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太像了,所谓大师的继承人不过是一场笑谈。
北美的媒体跟欧洲不同,他们对好莱坞可没有偏见,要不然《蜘蛛侠2》的MTC和烂番茄分数也不会比《肖申克的救赎》还高。他们对《三个傻瓜》的评价虽然比不上《飞行家》,但基本上都是好评。
《综艺》的评价比较典型:“《三个傻瓜》的题材并不新鲜,是一部校园喜剧,故事简单、生动、有趣。不过拍出了《飞行家》这种杰作的张然显然不会甘心拍一部纯粹的搞笑电影,整部电影反映了很多中国的社会问题:教育体制、自杀率、贫富差距等等。尤其是在电影的最后,张然让电影的反派张子辰与观众进行了十秒钟的对视,打破了画框,直接与观众面对面进行交流。让观众不得不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正确的,甚至不得不思考人应该怎么活着!”
国内媒体几乎一边倒的给出了好评,填鸭式教育模式在国内存在了很多年,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国内教育界也在反思这个问题,并在进行相应的改革。《三个傻瓜》这种反对填鸭式教育的电影带有天然的政治正确性,张然本来又拍得不错,自然赢得了满堂彩。
记者们传回国内的一篇篇报道,简直把《三个傻瓜》夸上天了,“轰动威尼斯”、“点燃水城”、“中国的《死亡诗社》”类似的标题极其夺目,而这些报道一出来立刻点燃了影迷们的热情。
“我家张然太帅了,看来这回又要拿奖了!”
“我一点都不意外,我看过话剧《三傻》,看得又哭又笑。电影是张然的强项,肯定不会有问题,看好张然拿奖!”
有份就有黑,如果真的是一致好评,那想黑的人也黑不起来。但《三个傻瓜》显然不是,很快就有人跳了出来:“你们就别吹了,国内的报纸都是瞎写的,你们自己到官网去看看,场刊评分才1.4,现在排名倒数第一,很明显《三个傻瓜》就是烂片。还是看李安的吧,现在《断背山》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