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辰一看封面,就被那熟悉的字迹给吸引了全部心神。他自幼时描红练字,用的就是太|祖的笔帖,长大后,更是看过太|祖批示过的所有重要奏折,对这一手端庄雄伟又气势遒劲的字,他是再熟悉不过了。
这是太|祖亲笔所书,那这里面的内容,也是太|祖早年未曾实施的计划了!
曹辰激动的翻开扉页,一页页看了下去。半晌后,他双目如电,连连叫好。
“太|祖见识之长远,非我辈可及。若百年前,大魏就实行这一教育计划,那我大魏朝人才济济,何惧番邦外夷在格物一道上,有超越我朝之日!可惜啊可惜!”说到这里,他又在心中念叨了几遍曹昊误国,才稍稍平定激动的心情。
“阿然,这份计划书,还有第二步?”
唐悠然:“有是有,不过太|祖去的突然,师兄他那里并没有留下卷宗。”
曹辰心中惋惜不已:“三星居士他可知其中详情,他对此事,有何看法?”
唐悠然:“师兄曾说过:‘待学院为朝廷、为国家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一旦此事办成,才可实行第二步计划。
到那时,朝廷就可仿照‘万花学院’的形式,在各州府兴办义学,令适龄孩童免费就学(一至三年)。
在校期间,学文习武,教他们识大义,知忠君爱国。
像格物、农耕、商贸等学科,必要精学一科。如此一来,这些孩子毕业后,无论是务农、经商、参军入伍、进入朝堂,还是留在学院继续深造,做一些发明创造,或成为留校教师继续培养人才,于国朝都大有益处。’”
曹辰微微点头:“计划很好,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是……先不说办义学的银钱从哪里来,只说朝中诸位重臣,他们怕是不会愿意看到有这样的学校兴起。
万花学院,因阿然、三星居士不涉朝堂,他们或许不会过多关注与阻挠,就算他们想阻挠,朕亦可坚持己见,一力支持。
但如果真要在全国各地兴建这样的学校,又并不尊孔圣人为先师……”
唐悠然打断他的话,笑道:“所以说,才要慢慢来呀,等万花学院培养出几批弟子,三到五年后,这些学子都已成才,或入朝堂、或入军伍,或深入民间。这些人的成功,自然会带动许多人,影响许多人。不提他们各自的人脉,只说等他们对陛下有所助益时,再说于各地兴办义学一事,受到的阻力必定大大减少。
且,咱们也没说不尊孔圣,儒家虽不利于进取,但它历经千年,几次朝代更迭而不倒,可见其还是很好用的。
我们办学校,只是为了让百姓更明理明智,更忠君爱国。我们只是为了启发他们的智慧,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也方便国家的统一管理。
没有人想与儒家做对,虽然这些学子并不是正宗儒家一系,但他们也不是法家,不是墨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