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义母皇太后 .(2 / 2)

    ……

    严青点头,表示她在听,实则心里已有成算,她不可能与王太后化g戈为玉帛,暂时的结盟倒是必须,否则她怎么g政?

    游离在外,消息再及时也是二手消息,一旦时势危急就会陷入被动,她不会让自己,让孩子,让他们两家人陷入死地。

    次日,圣旨降下,宣召王家人回京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群臣不能阻拦。

    但给王家翻案?给予优渥生活甚至实权?不能!

    由是朝堂上下一颗心,联合阻挠王太后降旨给王家实权,王家就算回来,也只能是一介庶民!

    王太后母子俩空坐帝王高位,却被步步紧比,传闻“高处不胜寒”,寒不寒的还没感受到,苦倒是尝到了,舌根都发苦,母子俩每每相抱痛哭。

    朝臣可不管上面母子俩哭不哭,争论完一事又有国之大事拿来商议。

    不想,这时一大臣站出来,就“是否趁机召回虞国公,另立大将军接手大军”一事奏议。

    此一事,朝廷上分作三派,吵得朝堂喧闹,唇枪舌战、相持不下。

    反对派觉得阵前换主将是危险之兆,何况虞国公一向忠心为国,岂能张口W蔑!

    支持派觉得虞国公危险,有不轨的嫌疑,该稀释他手中的兵权。

    中间派觉得换与不换同样危险,难道虞国公就会束手就擒了,别到时候直接兵临城下……不如静观其变。

    王太后坐在上位看得清清楚楚,她和小皇帝才是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

    尤其小皇帝党派提出加恩科,这一个不该有争议的自古新帝继位都会广施恩德的奏议,竟然惹来朝堂上众多不同意见!

    吵吵嚷嚷半天,嘴唇都说干了,摆明了就是不想顺着小皇帝和王太后!

    王太后银牙都要咬碎了,不选择一方拉拢倚重,这个皇位是坐不稳的。

    权衡再三,严青和虞国公背后的势力,是最强大的,虽然可能会导致虞家权倾朝野,但虞国公现在不是被牵绊在战场吗。

    相对来说,借势却不至于落入别人的掌控之中。

    所以,王太后再次向严青投靠,越发倚重严青或者说她背后虞严两家的势力,为此封了严青一串长长的封号,尊奉为义母皇太后。

    反正是女眷,再高位,她还能篡权谋国了去!

    部分臣子抗议,无效,这是太后谕旨。

    严青接旨,投桃报李,给王太后甜头,朝堂上虞国公一派权臣给王家翻案,反正该死的人比如王兴业一定死了,予以王家虚爵。

    虽然仍不能站在朝堂上为王太后和小皇帝力争一地,但比之原先庶民身份,已经好太多了。

    王太后看到了曙光。

    王家回来也广纳天下贤才,做足了礼贤下士之风,谋臣游侠来者不拒,宾客盈门。

    而与此同时,八百里捷报传回,虞国公为五皇子报仇,趁势抢回兵家险地——临渊城,如此胡兵想再南下,将阻碍重重。

    百姓额手相庆,虞国公府采买的物资不要钱都争着相送。

    群臣松口气,却也凝重。

    夺回失地当然是盛事,但虞国公的威望也无人能及,顿时朝堂上有人高呼小皇帝龙威深重,覆压国土千里,才迎来第一场战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