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2 / 2)

    杨约神qíng微妙了起来:你可知道你所谓的‘江湖志士’是谁?

    杨玄感语气硬邦邦道:是谁?

    杨约道:高句丽的傅采林。

    杨玄感却是知道傅采林的,他不知道的是傅采林怎么会千里迢迢的来到张掖郡刺杀帝杨广。

    杨约见状就把武林中这段时间发生的事,算是半道听途说的讲给了杨玄感听,末了还说了句:你若是现在就动手,少不得会被旁人按上个梵清惠信众的名头。

    杨玄感:

    杨玄感回过神来,很快就想到了一处:据我所知,慈航静斋在武林中地位崇高,其信众不计其数,又代表了佛道,若是杨广他执意要将梵清惠纳入宫来为妃,岂不是得罪了整个佛道?

    杨约到底对如今慈航静斋的名声了解不深,因而觉得杨玄感这么说不无道理。

    接下来杨玄感就暂时压下去行宫再行刺帝杨广的想法,改为不怀好意的去窜缀帝杨广纳梵清惠为妃。

    事实上都不用杨玄感再多敲边鼓,帝杨广在转危为安,并听闻这次来刺杀他的疑似是高句丽武林高手傅采林,以及他之所以这么做疑似是因为梵清惠后,他就更想知道梵清惠到底是有多销魂蚀骨,原本有八分的意动如今下来也成了十二分。

    换言之,帝杨广这是坚定了纳梵清惠为妃的决心。

    甚至于帝杨广都有点迫不及待了,他的御驾是无法在一时半会儿间就回转,可他不是还有个近几年来越发合他心意的太子吗?

    这般的,帝杨广就先行传了圣意给太子昭。

    待顾青在长安接到了这道旨意,他眉目不动,并没有分毫惊讶。且顾青完全不觉得他接下来帮帝杨广达成这件事是在助纣为nüè,恰恰相反,顾青现在都开始期待事成之后,会因此引发出什么样的连锁反应了。

    这么一看,顾青似乎是要置慈航静斋和梵清惠于死地,可若说他是因为如今yīn癸派的嫡传弟子的身份,所以才要和慈航静斋不死不休,就不尽然了。对顾青来说,他是在过去十数年里都受到魔门熏陶不假,可他不会因此就觉得魔门即正义。事实上,顾青觉得魔门和佛道斗其实是在舍本逐末。

    从前就提到过魔门和以慈航静斋为首的正道争斗,是在争谁是主流道谁是外道,可魔门为何会沦落成魔门,症结并不在佛道这个后来才传入中原的道派上,而在于汉室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上,这么一来要论冤有头债有主的话,那不是最应该和儒术对决吗?

    同样的,慈航静斋存在着更大的问题。

    所谓的儒术,是当权者用来统治天下的思想,而主流教派如道教和佛教,他们是依附着当权者,或者说儒术存在的。慈航静斋却本末倒置,认为它是凌驾于当权者之上的,不然慈航静斋也不会利用和氏璧,来代天择主,也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

    慈航静斋把自己放的位置太高了,难道不知道高处不胜寒吗?

    顾青往椅背上一靠,用手指撑着额头,目光漫不经心地落在帝杨广传给他的圣旨上,他想他不介意用实际行动来给慈航静斋上一课。

    其实不仅仅是要针对慈航静斋,还有全江湖甚至于和江湖沾边的门阀顾青实在是厌烦了谋逆造反。

    嗯这似乎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呢。

    半月后,净念禅宗。

    净念禅宗与慈航静斋并称武林两大圣地,同为白道魁首,只不过净念禅宗并没有慈航静斋那么不清净,这么长时间以来也就只有先前为梵清惠出来发声,说梵清惠和慈航静斋并没有扶和氏璧所出。只不过在他们发声不久后,就传来了帝杨广被刺杀未遂的消息,一时间慈航静斋成为了众矢之的,就连净念禅宗都转眼被打上了慈航静斋信众的标签。

    如果有什么是让净念禅宗感到安慰的话,那,它不是一个人。

    慈航静斋的信众遍天下嘛。

    话又说回来,净念禅宗的所在地不像慈航静斋那么神秘,它位于洛阳南郊,寺内建筑加起来达数百余座,俨如一座小城,正中处有七座大殿以及一座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的小铜殿。在这所小铜殿前有一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谓之白石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