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渡 第59节(1 / 2)

春不渡 云芙芙 2497 字 6个月前

一声恭喜,一位千金,直接化成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巴掌打在那些空口说闲话的人的嘴上。

    不是,都注定会难产,还是一尸两命的女人怎么能活着把孩子生下来!

    这时,抱着孩子的嬷嬷无助得浑身发冷道:“孩子怎么不哭啊。”

    刘玉延听到生的是个女儿,更是脸一黑,直接扭头就走,嘴里还不干不净的骂了声晦气,丢人。

    男娃才能传宗接代,生个女娃娃有什么用。

    “该不会,生的是个死胎吧。”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大家纷纷把目光移到憋得脸色青紫,连哭都不哭的婴儿身上。

    要不是死胎,为什么不哭?

    “先别急,孩子还有救。”从马车里探出手的罗青把孩子倒提起来,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

    随后从药箱里取出一根细小的芦苇对嘴婴儿的嘴,往里吸气。

    接过师父扔过来的羊肠线的宋嘉荣知道有师父在,孩子肯定会没事,她也重新把注意力移回上官如意被她破开一个口子的肚子上进行缝补。

    马车里的血腥味,更是浓重得几乎要化成实质。

    当罗青把从婴儿喉咙里吸出来的羊水吐出来后,本来被认定是死婴的婴儿爆发出了嘹亮的哭声。

    围观在马车外的百姓们直接沸腾了,没有想到她们真的救活了那个被断定活不下去的夫人,还有大家都以为是死胎的婴儿,简直就是神医!

    “活了,想不到真的救活了!”

    “我看以后谁还敢说女大夫不如男大夫,要我说,别的男大夫都不一定能有她们厉害。”

    “太厉害了,她是怎么做到的,孩子看起来都没气了,居然还能救活。”

    也有人当场痛哭起来,“要是我夫人当年难产的时候也能遇到那么一个大夫,我夫人就不会走了!”

    很快,女子的娘家人听到了这里发生的事情,立马派人把上官如意接了回去。

    本想要对两位救人的女大夫奉上谢礼,可是却找不到她们人。

    提前离开,并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的宋嘉荣仍是魂不守舍,在筷子多次夹到空气后。

    罗青手指半屈敲了敲桌面,“怎么,今天的事把你给吓傻了。”

    宋嘉荣摇头,“师父,你说,要是那位夫人今天没有遇到我们,是不是就会不在了,那个孩子也会来不及看绚丽多彩的世界一眼。”

    又咬着筷子,自顾自的说,“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要是女大夫再多一点的话,是不是能减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有很多吃药就会好的小毛病,落在她们,以及旁人的眼里反倒成了私生活不检点的脏病,不知道会有多少女子因此羞愧,要么被旁人逼得投了井。”

    有些事不能深想,更不能细究。

    世人都知道女子生产犹如在鬼门关里走过一趟,可是在女人最需要大夫的时候,又总会有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有别拒绝为女子看病的迂腐规矩。

    罗青夹了一筷子青菜到她碗里,“你能那么想,为师很欣慰,你想的,为师当年也曾想过,可实施起来绝非易事。”

    谁年少没有轻狂过,谁年少不是一腔热血幻想着改变现状。

    只是所谓的轻狂总会在接二连三的现实中被消磨殆尽,最后只剩下一滩再也兴不起半点儿波澜的死水。

    “可是师父,有些事总要有人作为先人走出一条路才行,比如师父,不也是以女子之身当了大夫吗。”宋嘉荣并不认同师父的消沉,而是掷地有声的说,“如果没有先人作开河,那就由我来做开河的第一人!”

    “我相信,当有了第一个走出来所谓没有的困境,后面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来。”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眼里闪着光,璀璨又明亮,令人向往。

    ——

    岐黄班开课那日,宋嘉荣起了个大早,正在一堆师父新为她置办的鲜嫩衣裙中而苦恼。

    “嘉荣。”罗青出声喊住了要出门的人。

    “师父,怎么了?”一袭豆绿色雪绢裙的宋嘉荣转身回头,不算明媚的晨曦微光中,衬得她如一株含露蔷薇,娇俏又动人。

    罗青想要说的话又自动咽回去,“我只是想到,你是岐黄班创立后的第一个女学生,以后说不定是名留青史的存在,你更应该潜心求学。”

    宋嘉荣眼睛一弯,“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师父失望的。”

    “去吧,为师等着你成为开天辟地的第一人。”罗青鼓励道。

    “嗯,师父再见。”

    等人离开后,心中一片释然的罗青把拿在手中的药瓶往抽屉里扔进去。

    女人的容貌和医术无关,为什么学医的女子就不能生得貌美,一定要把属于自己的美貌藏拙?而不是大大方方的展现出自己的美。

    她是离经叛道的第一人,如今怎么还变得迂腐起来。

    更何况,美丽无罪。

    谢府外

    等在马车旁的谢玄衣见她出来了,笑问,“师妹可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哪里有什么好事,只不过是第一天上课,师父让你我二人勤勉一点,莫要丢了她老人家的脸。”宋嘉荣踩着轿凳上了马车,又转过头,故意板着一张脸,“时间快要来不及了,师兄还不快些上来。”

    岐黄班旁是国子监,环境清幽秀美,周围卖的也多是笔墨纸砚,听说连打更的人晚上都要多走两遍。

    他们到时,已有不少人到了。

    当见到和谢玄衣一起下车的宋嘉荣,有几个人立即讥讽起来,眼神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