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3章(1 / 1)

“可另一方面,家里还有经济来源,并没有到羞窘的地步,所以还有钱购买比较昂贵的花边,应该是攒了好几个月的零花钱才买到的。她们皮肤白皙,并没有做重活的痕迹,可手指上有佩戴顶针的印记,这种从东方古国传来的小物件,是专门用来做针线活的。如果是一般的缝缝补补,不可能留下这么重的印记,只能说明她们常年需要做针线,改善生活?自然不是,只是为自己攒嫁妆和零用钱罢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两人的母亲出自不错的家族,应该是绅士女儿,出嫁时拥有一笔不菲的嫁妆。眼光也不错,看上的是一位有前途的医生,虽然是中产,却能赚到足够的钱,让两人生活安稳。”

    “结婚后,嫁妆被用来购置一套位于伦敦的房产,一楼作为诊所,二楼及以上可以居住,没有房租的烦恼,凭丈夫的诊金,夫妻二人一连生了两个孩子,正准备再生时,传来噩耗。医生丈夫出事了,哦,在出诊的路上被马车撞死,对方赔付了一笔钱,此事就不了了之。”

    “从此生活发生改变,房子被租出去,换取生活费,作为房东太太,还需要负责房客的早餐,加上定期打扫卫生。你们只聘请了一个女仆,两人忙于各种家务,所赚的钱也仅够生活。”

    “好在那位太太原先接受过家庭教师的教导,在女工上造诣不俗,为了给两个女儿攒嫁妆,也为了教导女儿们一门手艺,她强压着女儿们跟自己学习,终于母女三人靠着这个,攒下一笔钱,唔,我算算,大概两、三百英镑?”

    “可母亲的眼睛已经熬坏了,再也看不清细微的东西,姐妹两的手艺比不上母亲,收入直线下降,不得不靠节衣缩食,从房租中能省一点是一点。这样的日子可不好过,这时,天降甘霖,一封来自爱尔兰的律师书信,给了她们莫大的希望。”

    “原来她们还有一个姑妈,这件事从未被丈夫/父亲提起过,母女三人翻箱倒柜,终于在一本破旧的,丈夫还在上中学时日记本中找到线索。原来这位姑妈曾经是家族的耻辱,作为家里长姐,因不想继续繁重的家务活,和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就跟着一个男人私奔了。”

    “然而这人并不是好人,新鲜几个月后抛弃了她,而当时她已经怀孕,英国的法律不允许堕胎,一旦发现就会坐牢。她怀孕的事实被人发现,不得已,只能生下来。可年轻姑娘哪有什么赚钱手段,只能回家求助父母。”

    “父母只是普通小商贩,在小城里开了一家裁缝铺,收益在当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作为一对有野心的父母,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也和自己一样,于是花费大部分钱财,把家里三个男孩都送去上学,劳拉作为长女,只能没日没夜帮母亲干活,好让母亲更多的帮助父亲。”

    “对于长女的付出,夫妻俩也是愧疚的,怀着补偿心里接纳了她,可私奔未婚生子于名声相当不好,也会影响两个妹妹的婚事,甚至影响店里的生意。于是他们偷偷把女儿送到乡下外祖母家,等孩子生下来,就送去救济院。”

    “父母的讨论被多兰姐妹俩的父亲听到,他是姐姐照顾大的,对长姐有感情,不忍外甥女遭太多罪,于是提议送去伦敦郊外的善心救济院。他在学校曾听同学们提过,这家救济院有贵族女性经常捐款,想来生活不差。”

    “卡莱尔夫人生下一个女儿,果然被送到这里,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却也没饿过肚子,何况那些贵族夫人小姐为了彰显仁慈,还为里面的孩子们聘请教认字的老师,只要愿意认真学,长大后有机会被推荐学习一门可谋生的技能,对吧,玛丽小姐?”

    玛丽惊讶听完这一切,等苏叶问到时,忍不住点头,“救济院的老师很喜欢我,告诉我好好学,并让我有机会的话,学会当护士。家庭教师也是一个好选择,可人太多了,工作的机会就少,护士不一样,学习的人少,更容易找到工作。我毕业后,被校长推荐,进入一家诊所实习,后来医生把我推荐给了雇主戴维斯先生。”

    “孩子生下来后,卡莱尔夫人迅速结婚,嫁给一位爱尔兰水手,跟着他离开家乡,再也没回去过。没想到那位水手竟然发迹了,赚到一笔不菲的钱财,可年轻时太拼,导致上了年纪后染上疫病去世。雪上加霜的是,两人唯一的孩子也被感染,最终只剩下卡莱尔夫人一个人。”

    “得知这一切,母女三人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当侄女,只能拿到十六分之一,不足以改善母女三人生活,那何不大胆一点,直接假装是卡莱尔夫人的亲生女儿?”

    “虽然这么多年,卡莱尔夫人看似不管不顾,可和自己女儿相比,从未联系过的侄子侄女们当然是外人。于是她们去日记本上提到的救济院,翻找当年记录,找到那个孩子,也就是玛丽小姐。”

    “她们当然不会好心的告诉玛丽小姐真相,而是有意无意打听当年玛丽被送来的情形,以及她是否携带可证明身份的东西。她们的借口是寻找被家中仆人偷走的孩子,救济院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怀疑,详细描述了当时场景。之后三人就表示,这不是她们要找的人,‘失望’离开。工作人员也就没有想过告诉玛丽小姐,毕竟找错了嘛。”

    “可是她们已经从工作人员嘴里获知玛丽小姐一切信息,包括她现在的地址和所从事的工作。到这里,就轮到卢卡斯先生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