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1 / 2)

话音未落,只见孟桑用手指轻点装有四十两白银的木箱,跟个捡到钱的土财主似的,眼中放光。

    姜老头这话一时就说不下去了。

    毕竟若是正经算个账,他那些攒了多年的棺材本,也没有桑娘手里的丰厚。

    孟桑努力憋笑,故作正经道:“好啦,您快些家去,素素定在门口等着呢。”

    话音未落,只见姜老头绷着脸,一言不发将车门合上。

    孟桑终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嘿!这老翁越活越回去了,不就揶揄了他一下,怎么还跟个孩童似的闹脾气!

    杜昉立在一旁,笑道:“往常与我家阿郎来国子监,都是从大门进,今日多亏有孟师傅,才得以一窥后门热闹。”

    孟桑扫了一眼对街的小摊,挑眉:“其实前些日子我刚来国子监时,对面还要更热闹些,便是过了用朝食的时辰,少说还有五六个摊子守在那儿。如今几日下来,仅剩二三。”

    国子监食堂难吃的名声,几乎传遍了整个长安,前段日子闹出靳厨娘的事,更是“美名”远播。

    身为国子监司业的侍从,杜昉多少有些耳闻。

    “如今国子监食堂有孟师傅坐镇,监生自然不会出来多花银钱买吃食,”杜昉说罢,叉手行礼,“既已将您送到国子监,杜某这便送姜师傅回宣阳坊。”

    孟桑笑着点头,透过车窗与车内绷着脸的姜老头道别。她目送马车渐渐离去,方才转身往国子监后门走。

    后门阍人已经记熟她的长相,堆起笑来问了一声好,连忙开门放她进来。

    眼下这时辰,诸位监生已经上了好一会儿的早课,监内各处空空荡荡的,几乎不见人。

    步入食堂,杂役们在清理桌案上的残羹冷炙,很是忙碌。他们余光瞧见孟桑身影,忙不迭打了招呼。有机灵些的杂役奔至小门,告知里头陈厨子他们“孟师傅回食堂”的消息。

    阿兰率先迎出来,伸手帮孟桑卸下肩上辅料箱,温声道:“师父,我来拿着罢。”

    纪厨子等人也不甘落后,嘘寒问暖起来。

    孟桑扫了一圈食堂,挑眉问:“今日朝食如何?”

    阿兰浅笑,回道:“按师父昨日提前定下的食单,油条、豆浆、肉糜粥等一应俱全。”

    孟桑又问了诸如“监生可满意”“可有忙乱出错”的问题,得到“满意”“稍有忙乱,但不曾出错”等等的答复,终于安下心。

    她和颜悦色地夸道:“你们做得很不错,待会儿教你们做烤鸭。”

    得了夸赞,五个徒弟皆面露欣喜之色。阿兰与纪厨子向来稳重,面上倒还稳得住;陈厨子和柱子喜形于色,嘴角都快提到耳朵边,就差没傻笑出声。

    至于文厨子,他明明眼中尽是欣喜得意,却死命压着上扬的唇角,硬拗出了一副四不像的淡定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