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恨他的白月光 第20节(1 / 2)

他恨他的白月光 桑狸 2125 字 8个月前

赵璟一袭玄袍,如严寒深重的夜色,立在帐前。

    他没说话,立即有御医上前为鱼郦诊脉,随后退出去向他禀:“胎儿无事,只是姑娘的伤口裂开了,需要重新上药。”

    宫女端来伤药和白绢,赵璟接过来,吩咐她们都下去。

    寝阁里又只剩下两个人,赵璟冷脸坐在床边,开始慢条斯理地剪白绢,他说:“你该谢谢这个孩子,他救了你一命。”

    鱼郦闭眼,自从国破,她早就想过会有这一天,她连颜思秀和蒙晔的搭救都不要,哪里要这个孩子来救。

    她很想活,可不能踩着珍爱之人的命去活。

    赵璟往她的伤口上糊药,她吃痛地低吟,半弯了身,道:“我阿娘早逝,爹爹无情,将七八岁的我丢在庄子里守丧,那些婆子们各个都凶,无数个夜里,我害怕得只能抱着母亲的牌位哭。”她歪头看向赵璟,“你与我差不多吧,都亭驿的日子,忘了吗?我们没有成为被父母宠爱的孩子,也同样,不会是一对好父母。”

    赵璟问:“什么意思?你不想生我的孩子吗?”

    鱼郦低下头不说话,赵璟发狠地紧捏住她受伤的左肩,鱼郦痛得冷汗直冒,却紧咬住牙,将那些破碎的、狼狈的哀求抵在喉咙里。

    她强撑着抬眸看他,艰难地说:“对亲人的期望和期望破灭后的憎恨,远超仇敌。你知道,我有多少回想砍了我爹。你怕不怕,有些东西是会随着血脉延承下去的。”

    赵璟松开手,鱼郦再也支撑不住,狼狈地歪倒。

    汗顺着她的额角流下来,和着泪。

    赵璟冷淡地低睨她,自袖中抽出帕子,擦拭手上的血渍。

    他有一双修长白皙的手,骨节分明,似玉雕琢,辗转于缎帕间,不尽优雅。

    谁也想不到,他刚才用这双手做了多么恶劣残忍的事。

    他擦干净了,才说:“让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更好奇,你能生出来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朗月般的眸中溢出星点笑意,他抚摸着鱼郦的面颊,温柔地说:“好好保胎,别动歪心思,不然,我把明德帝的尸骨挖出来扬了。”

    鱼郦不可置信地看向赵璟,颊边尚有泪痕,清澈的瞳眸里倒映出他森冷含笑的面容。

    赵璟自觉触到了蛇的三寸,愈加妒火中烧,他的目光徘徊于鱼郦细长的脖颈,甚至在想,若是这么拧下去,那一切就都结束了。

    作者有话说:

    这章下发20个红包,么么哒,晚安~~

    第19章

    姑娘见红了……

    他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慌忙移开眼,霍得从床上起身。

    这是冷宫,不曾铺设薰笼,怕冻着鱼郦,他早先让人摆了几只炭盆,红萝炭烧得筚拨,一股热气蒸腾不散,激得气血往头上涌,愈发燥热起来。

    赵璟觉得头又开始疼,那种要命的、几欲大开杀戒的戾气再度冒出来,他捂住头,弓身坐到窗边的太师椅上。

    躺在床上的鱼郦正无声地流泪,泪水濡湿了缎褥,枕在上面黏腻腻的,她挣扎着抬起头,却见赵璟还没有走。

    他弓起的胳膊搭在案桌上,手抵住额角,浑身颤抖,而他带来的小黄门在门前看着,却惧怕地不敢上前,递信让去请崔春良来。

    赵璟今日正在与台谏议事,被匆忙唤来,没有带药。

    鱼郦捂着剧烈疼痛的左肩,踉跄着下床,赤脚走到赵璟身前,她终于察觉到不对劲,轻声问:“有思,你怎么了?”

    赵璟仍然将头埋在掌间,没有应答。

    鱼郦试探着伸出手,刚一碰触到他的头顶,他立即蹭得站起来,紧挟住她的肩膀,迫得她步步后退。

    一直退到墙根,再无路可退。

    赵璟双目充斥着红血丝,宛如嗜杀的修罗,恨意凛然地瞪着鱼郦。

    “若是你肚子里怀着的是明德帝的孩子,你还会想打掉他吗?你怕是拼了命也要生下来,好给他留个后吧。”

    鱼郦有片刻的失神,随即摇头:“我们没有这种关系。”

    “是,你们没睡过。”赵璟抚着她那张清皎无瑕的面孔,讥笑:“没有苟且,仍旧念念不忘,这才是入了心的人,跟我,不过是一场露水,不小心弄出个孩子,还让你这般嫌弃。”

    他掐向她的脖颈,恨声说:“既然这样,那你还活着干什么?殉情不是更好吗?”

    崔春良跌跌撞撞赶来时,正见到赵璟掐住鱼郦,他只觉脑门上轰的一声,来不及细究,慌忙冲进来,抱住赵璟的胳膊往后推搡,边搡边哀求:“姑娘肚子里有孩子,殿下,虎毒还不食子啊。”

    赵璟被他推到一边,崔春良忙去看鱼郦,却见她双目呆滞地倚靠着墙,细细看去,脖子上也没有掐痕。

    原来方才殿下没有用力。

    崔春良如是想,暗自舒了口气,从袖中摸出药丸,赵璟面无表情地接过,囫囵咽下。

    鱼郦回过神来,问:“你在吃什么?”

    赵璟没有理她,也没有再看她一眼,径直往外走,走到门边,冷声说:“这孩子一定要生下来,否则,我说得话一定会让它应验。”

    他头也不回地离去,没有注意到,游廊下,颜思秀紧抓着雕栏,满脸怨毒。

    赵璟匆匆赶回崇政殿,遣退了其余官吏,只留下宁殊和薛兆年。

    薛兆年答应越王起事相和,回了陈留,越想越觉得这事不牢靠。

    新朝之初的几桩要政,他见识过太子殿下的手段,觉得越王凭莽夫之勇实在乏有胜算。但他又怕,万一胜了呢?那位小殿下性恨跋扈,若失约,他必得回过头来清算。

    思来想去,薛兆年想出一个自以为绝妙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