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文原配不干了 第23节(2 / 2)

    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真实写照。

    “对了,过几天我就要去师大附中念三年级了,然后七月份去参加燕京大学的自主招生。”陈知意说得非常轻描淡写。

    这时候还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大学通常都是自主招生。

    如果要考一所大学,得在规定时间内去学校交钱报名,大多都是三块钱的报名费,这个钱是不管你去不去考,最后都不会退的。

    然后拿到准考证,上面会有到时候这个专业要考哪些科目,再按照时间去学校里考试。

    陈知意看了看,她要考的外文系总共有四门科目,数学、国文、英法德三门语言选一门,再就是历史地理等算作一门科目。

    数学、国文和外文,陈知意都不担心,国文她这辈子从小就学,四书五经等各种国学,功底比大多数人都扎实,数学和外文就更不必说,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历史地理等杂科。

    这次她去中学,也多是会把时间花在这几门课上面。

    “师大附中?每天上下学谁送你?”白计宁担忧的问题很实际。

    陈知意念书时候,每天上下学想送她的男生能打破头。

    “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人送。”陈知意静静微笑。

    白计宁眉头皱起,眼里全是不赞同,但到底没有再说什么。

    两人分开后,陈知意回家,看到萧肃今天居然提前到家了。

    往常这时候,他都是要么就是在给简容批改文章,要么是在带着她参加各个文化沙龙聚会,总之时间全花在这个小师妹身上,也难怪外人都觉得他爱重的是简容。

    萧肃看见白计宁送她回来,脸上的神色淡淡的,“你去做什么了?”

    陈知意也淡淡回他,“没看到吗?做头发去了。”送陈知意回家后,白计宁心头还浮现着她扎着花苞头,站在阳光里朝他一笑的场景。

    可能人都是如此,越长大,能分出去的感情就越淡薄,这就越发衬托出年少时候的那个人是多么的刻苦铭心。

    最难忘的是初恋,更别说陈知意还是初恋中最高级的那种,求而不得的白月光。

    白夫人还在唠叨不休,“今天来的周小姐这么样?这可是按着你的喜好找的,差不多就得了,难道你真的要一辈子不结婚?至于吗?”

    她说了什么,白计宁全然没听到,脑子里净是陈知意的一颦一笑。

    白计宁不耐烦和他妈讨论什么周小姐李小姐,他又不想娶这些女人,干嘛耽误人家,因此匆匆敷衍了几句后,就进了书房。

    他在书房坐了许久,想了一会儿和陈知意读书时候的事,才拨通了秘书的电话。

    “给燕京大学捐一栋楼。”

    秘书:“?”

    “一栋不行就两栋,要一个入学名额。”白计宁不耐烦道。

    他知道陈知意的优秀,考燕京大学想必不会有大问题,但他想要这样做,只为了让她这心愿达成得更加周全妥当些。

    她什么也不需做,只要一笑,白计宁便自愿为她鞍前马后。

    做她的狗。

    第28章

    开春, 各个学校开学的时候,陈知意也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很不好意思,班上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 混在其中的陈知意感觉十分的格格不入。

    但这只是她个人的感觉,班上的其他人并不这么觉得。

    陈知意穿靴子大衣的时候, 很摩登好看,但实际上她素颜的时候,形容更加偏向初恋脸的那一类, 穿上浅蓝色的校服, 就是年级里最引人注目的那种女孩子。

    她到班上的第一天,无事发生。

    第二天, 教室窗口时不时有小男生成群走过, 装作不经意的朝窗户里瞄上一眼。

    第三天,陈知意和后排的女生换了位置, 换到了窗户后面的墙角,一眼看去, 很难再从走廊里看到她。

    再到后来有人试图趴在窗口张望的时候,陈知意在桌上贴了张大字, “学习中, 请勿打扰”。

    她是来学校学习的, 请不要拿这些情情爱爱来阻碍她进步, 谢谢。

    因为她这样莫得感情的作派,陈知意在班上女生中的人缘格外好。

    “上一期的《保罗穿越记》你们看了吗?天呐,英国重视商业,控制别国的手段竟也是操控经济, 上一期中男主保罗说的那段话, 我觉得十分有道理。”

    “是葡萄牙国王在北美十三州独立后, 断言‘英国将如西班牙、法国一般,因失去了这片殖民地而逐渐衰落’,保罗反驳说‘恰恰相反,这正是第二阶段日不落帝国的开始,因为英国正在酝酿一项重大的活动──工业革命’吗?

    “这该是容与先生的观点,他借着保罗的口说出来的吧!”

    “但是容与先生不是‘政治救国’的提出者吗?他这是在赞同发展工业,实业兴邦?”

    女孩子们吵了几句,看到后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地理题的陈知意,不禁把话题抛给了她,“陈知意你怎么看,你觉得呢?”

    “陈知意你看过《保罗穿越记》吗?”

    陈知意脑子里正在换算着经度纬度,被叫到名字后,嘴里喊了一声,“北纬三十七度!”

    写完答案,才慢吞吞地回答,“看过。”

    岂止看过,她还写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