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考官的心意如何,实在不必在意。
小侯爷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世家对于今上来说始终如鲠在喉。出了余孽第三子的事情后,今上肯定会加快速度对付世家,舆论上应该很快会出现相关的导向本届乡试说不定就是这场舆论的开端。沈昱愿意去做一枚棋子,为朝廷开启这场舆论之战。
天下归心的障碍是什么?是世家啊!
沈昱在心里打完草稿,备好笔墨,在纸上行云流水地写了起来。
都说太学四公子是君子的典范,但此时此刻,沈昱一身锋芒根本藏不住!那一身锋芒尽都落在纸上,就像刀剑,又像汹涌的暗流,誓要破开所有魑魅魍魉。
文章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刚整理好,就赶上侍卫们来送饭了。沈昱要了一碗热乎乎的汤,又要了肉饼、素饼和糖饼各一张。其实他一顿饭吃两张大饼就够了。糖饼放凉也不影响口感,是留着当夜宵吃的。他近来半夜很容易饿醒,估计身高还要蹿一蹿吧。
考生不允许带蜡烛。因为这有失火的危险。而考场屋舍密集、人员稠密,一旦失火,后果不敢设想啊!一到傍晚,天光微暗,沈昱就收拾东西准备睡觉了。盖着兔绒披风,他睡眠质量不错,这一副轻松写意的样子简直叫人侧目!
第二天,沈昱把剩下的题目做了,只留最后一首诗没写。
第三天,沈昱开始作诗。那首诗的题目倒是不难,和祭祀有关,但限制了韵脚,全诗最后四个字已经圈死了。这就相当于带着镣铐跳舞。因为沈昱的时间很充裕,他在纸上写了四五首,最后挑了本人最满意的一首抄到卷子上。
如果被同考场某些文思枯竭的人知道沈昱竟然如此奢侈,他们估计要气死吧。文曲星君为何这般不公平?有些人如沈昱,星君只怕是拿着满筐的才气使劲地往沈昱身上倒;而有些人,星君用吃饭的小勺子舀了一点才气出来,还得手抖两下,把勺子里那一点可怜的才气又倒掉大半,才不情不愿地洒到他们身上。
他们一首诗都还没写完,还在绞尽脑汁地推敲其中的某个字眼,沈昱完成的诗就有四五首!每一首哪怕算不上什么千古名篇,也是能让人拍案叫好的!
等到本场考完,大多数人都是萎靡不振的样子。有两个上了年纪或者情绪过于紧绷的,更是直接昏迷了过去,好在考场的侍卫训练有素,立刻就把人抬出去了,没有引发恐慌。再看沈昱,他拎着考篮,不紧不慢地顺着队伍走出考场,除了眉目间暗藏些许疲惫,衣服也好,头发也好,竟然都是整整齐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