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页(1 / 2)

表哥万福 犹似 1012 字 8个月前

若他科考失利了,或者没有达到旁人对过大的期许,这将对他的名声,对镇国侯府的名声,造成极大的打击。

    甚至以后宋明昭入了朝堂,也会受到影响。

    精通策题的一些门道,把握自然也会更大。

    湖山先生于策题就十分精通,他名声不在闲云先生之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宋明昭想与湖山先生请教策题,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宋明昭对她什么心思,虞幼窈没想过,也不会去想。

    身为男人,周令怀是心知肚明,也不可能告诉虞幼窈。

    有了那场噩梦,虞幼窈绝对不会自恋地以为,宋明昭会对她有什么想法,她对宋明昭虽说不上厌恶,却也是敬而远之。

    虞幼窈都这样想了,虞老夫人的想法,与她也是相差不离了。

    低头喝茶的周令怀,却目光顿时一冷:“会试最后一试就是考策论,宋世子既然能在千万学子之中脱颖而出,取了会元之名,名满天下,想来策题文章,也是精妙无比,若说不精通,委实太过谦了。”

    惊才绝艳的宋明昭,临考之前还需要上虞府学习策题文章?!

    说什么不精通策题,简直是鬼话连篇。

    分明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看似闲淡的口吻,宋明昭却也听出了几分讽意,他淡淡道:“学海无涯,永无止境,我慕湖山先生大德已久,若能与湖山先生学习,这也是难得的机会。”

    湖山先生是与闲云先生齐名的当世大儒,还曾参与了《律疏》编撰,他想借机和湖山先生讨教学习,也是理所当然。

    这话到了谁跟前,也挑不出错处。

    宋虞两家是世交,关系也处得近,两家利益息息相关,他提出如此请求,虞府也没有道理会拒绝。

    周令怀唇边泛起似若有无地冷笑:“原来如此。”

    很好——

    宋明昭是吧——

    想光明正大的出入虞府,借机接近虞幼窈,也好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

    问过他了吗?

    若不是宋虞两家是世交,利益息息相关,不好动,就凭这两年,宋明昭三不五时,就往虞府跑,他就能搞死他无数回。

    如今还真是一把算盘,打得啪啪响了!

    宋明昭面色如常:“我也时常听闲云先生提及,周公子是世间少有的天人之才,学识这渊广,不在他之下,贵府的大公子,对周公子这个表哥,更是推崇倍至,我心向往之,也想与周公子讨教一二,还请周公子,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