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李大人出面说情,四大家至少要让李大人在武穆王跟前,有说话的底气,这种事可不能糊弄了去。
李大人也不傻,钱粮出多了,他去武穆王跟前说情,那是有功。
出少了,就成了里外不是人。
“家里的妇孺,去在城外办粥棚赈济灾民,可别再向从前装样子,吃人的嘴软,至少把大面给做足了,不能给韶懿郡主攻歼的借口。”
“听闻韶懿郡主喜欢香药、奇石,该孝敬的,也要孝敬好了,拿人的手软,便是不能讨好韶懿郡主,该做小低伏,表达的敬重,半点也不能含糊。”
几人脸色都不好看。
万家主的意思很清楚,出钱出粮又出力,要舍得一身刮,保命要紧。
……
朝廷拿了高祖皇帝做伐,颁发了国策,北境士绅们反应不一,但大抵也都如连城四大家相差不离。
这一切,都在虞幼窈预料之中。
朝臣们不会不清楚,让殷怀玺插手流民安置,形同将钳制殷怀玺的镣铐松开,放任他自由。
届时,殷怀玺在北境只手遮天,有了拥兵自重的机会。
殷怀玺在民间名声极大,也有功高震主的嫌疑。
但比起殷怀玺拥兵自重,功高震主。
更可怕的,却是大批流民发起的大规模暴乱、起义,动摇的是江山社稷,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两相利害,取其轻。
如今数以千万的流民,有了活路。
殷怀玺也不再受制于士绅。
虞幼窈总算松了一口气,自从来了北境之后,她脑中的算计几乎一刻也不停。
初时,在琢磨连城乃至北境的局势。
后面见李大人,字字句句都要仔细斟酌,要一开始就将李大人拿捏住了,但凡有一句话,让李大人钻了空子,李大人在区区一介女流,与连城四大家之间,会选择谁一目了然。
呈给太后娘娘的折子,既不能表达了干涉朝纲的赚疑,又要引导太后娘娘,甚至是朝臣们,将解决流民的主意打到了北境头上。
给虞氏族里的信,既不能透露出殷怀玺的野心,还要引导虞阁老,往高祖皇帝颁发强加御外的国策上面引。
无论是太后娘娘,朝臣们,还是虞阁老,都是手握重权的上位者,心机城府也是极厉害,并不是那么好糊弄。
以一介女流之身,左右整个朝纲局势,对虞幼窈来说很难,好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