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他来更合适。

    这四封奏疏一封比一封耸人听闻,朝廷从上到下都笑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县令跟别的国家的国王打骂战的。

    不是,你们两个当朝廷是什么地方啊?给你们吵架用的吗?而且你们是真的不事儿大啊,再这样下去只怕他们得派兵先干掉蒙舍诏才行了。

    毕竟比起逻盛说的什么北带县有反心之类的话,大家本能的相信骆时行的说法,因为逻盛的确是对北带县的动向太过了解,这比北带县令蓄私兵更让人害怕啊。

    北带县蓄私兵他能有多少人?地形摆在那里,人口摆在那里,生产力上不去能有什么作为?更何况蜀中说是天堑也不为过,岭南想要入侵中原必然要过蜀中,蜀中无论对于哪边来说都是保护罩。

    更何况北带县没有理由造反啊。

    于是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蒙舍诏到底在大唐安置了多少细作这件事情上。

    事情折腾到这个地步,武曌想不知道都难。

    她甚至将那几份奏疏都看了一遍。

    武曌在看奏疏的时候,太平公主正坐在母亲的身旁陪着,她有些好奇问道:阿娘,岭南那边真的百姓凶残至此吗?

    武曌听后笑了笑,问道:婉儿怎么看?

    站在一旁的上官婉儿想了想说道:我听闻岭南有些部族如今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想来也的确有许多未开化的蛮人,只是

    上官婉儿仔细观察了一下武曌的表情继续说道:若真是蛮人,只怕也并不容易被说动前去平叛。

    蛮人不懂得什么是仁义道德,也不知道什么是守卫国家保护百姓,他们或许有集体意识,但那个集体意识只是针对自己部族的。

    中原的士人跟那些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想要劝说并不容易。

    太平公明白了上官婉儿的意思,有些不解问道:那他是如何说动那些百姓的呢?

    上官婉儿轻笑说道:两种可能,一种是那些人的确是北带县令蓄养的私兵,所以听从他的,第二种则是那些人也并不是真的蛮人,甚至还懂一些道理。

    武曌这个时候说道:曾经有消息探明骆时行在北带县建立了学堂,不拘出身,无论年龄,只要愿意都可去学习。

    太平公主听后不由得诧异:这好大的魄力,竟然没有人反对吗?他那里不是有许多世家子弟?

    武曌脸上的笑容之中带着些许嘲讽:世家子弟?世家子弟也要依靠世家才能出头,他那里的世家子弟都是孤身一人,无法形成势力,他手里有兵,又收服了民心,那些人如何能与他抗衡?

    太平公主听了武曌的话心中暗想,那孩子果然养了兵。

    不过太平公主也能理解,那地方手里没点人怎么立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