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千情万绪落在箫娘眼中,不过是一点吃饱了撑的闲情雅趣。她冷漠地擦过他身边,再一次平静走过了繁华锦绣、却把她弃如敝履的人间。
跟着牙婆辗转半日到秦淮河,下游皆是繁华铺子与行院人家,因此车马盈门,人语喧哗,鼓乐阗咽,画舫游船,络绎缤纷,佳人才子,数不胜数。
由河岸一条巷子转入正街,再穿一条长巷,横一条小溪,溪对面便是那席家的屋舍。
牙婆临门叩了叩,半晌才闻两扇黑漆的院门吱呀一声,徐徐拉开,露出半副高高的肩骨,阳光由他肩头刺眼地射下来,晃得箫娘瞧不清他长什么模样。
只听见他的声音,很低,很沉,像海底的暗涌,朝她袭击过来,“请问寻谁?”
牙婆踩上一级石磴,扶着门笑,“泠官人,你爹讨了个女人进门你晓不晓得?我今日把人带来了,他在不在家?”
说话间,她把箫娘的胳膊一拽,拽到了宽阔的门缝下。箫娘抬眼,仍旧看不清席泠的面容,他肩上的阳光,险些晃晕她。
“不在。”席泠淡漠地扫了二人一眼,将一扇门敞开,转身里去,“请进来坐等。”
门后是一方小院,有些年头了,粗墁地砖由四角里蔓延苔痕,前面是稍大的正屋,西厢稍小些,东面是几根柱子支起的小小屋顶,底下垒着灶,边上开着满树杏花,靠着厚厚的院墙。
箫娘跟在牙婆后头,抱着个粉布包袱皮,在院中的石案下坐下。须臾听见低锵的脚步身在背后响起,一只修如竹节的手绕到她面前,搁下只土窑茶盅,“二位请吃茶。”
茶盅里浮着无数的茶叶渣,倒映着他半张脸。
比及箫娘抬头看他时,他已转背进了西厢。光影晃一晃,他墨绿的衣袂在吱呀阖拢的门缝中,像一簇神秘葱郁的水草。
由始至终,箫娘觉得席泠似一片浓雾,太阳穿透他,射来她身上。暖洋洋的,她早已枯死的骨头、仿佛将要在二月春晖里发芽。
————————
①南京应天府:明代朱棣迁都后,分北直隶与南直隶,北直隶是北京顺天府,南直隶为南京应天府。南京做为留都,同样设六部、通政司、都察院、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行政机构。
第2章 犹未死 (二)
话说这席家,往上数几代也算仕宦书家。姓席的那汉子有个斯文名字,叫席慕白,因十赌九输,如今街坊邻居只浑管他叫席摸白。
这宅子原是祖产,先前占着四五十亩地,后头席家逐渐败落,传到那席慕白手上,只剩了这宅子。席慕白年轻时候输得厉害,将宅子分着变卖,左右分卖给一官一商两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