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2 / 2)

古代种田奋斗史 方瑜 1015 字 8个月前

    “一百多文不贵,咱家每日吃顿肉,吃些零嘴,也要几十文,也就是几日的花销罢了,一套衣裳能穿十几年,多值得,这细棉布的衣裳穿出去漂漂亮亮的,人家也高看一眼,这是三叔三婶的心意,你别拒绝,心里过意不去日后就多帮着三叔三婶照顾壮壮康康他们。”

    小草到底年轻,虽心里觉得不该要这衣裳,可被杨稔一堆话说下来,迷迷糊糊地应下了。

    这应下了自然就不能反悔,她只得多多照顾两个堂弟堂妹,不敢有所松懈,不然对不起在三叔三婶家吃的大鱼大肉和那一套值一百多文的细棉布的衣裳。

    瞧着新衣裳让小草反应如此大,吃饭都惦记着照顾两个孩子,杨稔更是耐心地绣了些好看的绣花,免得让小草抱着大期望最后觉得这衣裳做的不好。

    杨稔喜欢过好日子,分家后就开始将伙食改善,这衣裳自然也是穿好的,小草对于新衣裳的反应这样大,让她一下子反应过来,陈家村的大部分人家,都是还舍不得日常穿细棉布衣裳的,他们夫妻俩得注意了,别太露富。

    第74章 买金饰

    搬来两个月后, 陈家在县城彻底安定下来,将家里打理好,什么都忙完了, 杨稔预备好好与邻居打好关系。

    之前给街坊邻居都送了米糕, 基本都有回礼,之后虽有几次接触,但大家都还是较为陌生的。

    住在这一条街的,大多是家境还算殷实, 前房主家境也不错, 才能供得起读书人。

    左边的邻居杜家的当家是一家书肆的掌柜,两个儿子跟着做事。

    自家在供读书人, 自然很该与杜家交好, 日后儿子要借阅书籍也方便,陈家村的族塾虽也有藏书, 可一来一回大半个时辰过去了,不如这方便。

    而右边的邻居当家的是一名大夫,他们家的医馆开了不少年,悬壶济世。

    对面的于家,是县城一家有名的饭馆的东家,还是地主,郊外几百亩良田, 佃户每年的地租能让他们的日子过得不错。

    杨稔很是羡慕这种几百亩田地的地主, 自家不过几亩田地, 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就能保证吃喝穿用还能结余,几百亩田地那多好啊。

    于家的房子也是这附近最华丽的。

    再远些的,杨稔还未多做了解,只记得离自家最近的这三家。

    在县城待了两个月了, 杨稔出门的时候少之又少,每日的菜有陈如松买好,缺什么也是他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