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1 / 2)

古代种田奋斗史 方瑜 1031 字 8个月前

若是媳妇二弟来陪着,当然好,二舅子与媳妇关系很不错的,陈如松很乐意,“那是最好不过的,二弟,你什么时候找到活计的?可真能干。”

    县城大多数商铺可都是找亲戚做活,便是要收外人,也大多是县城的人瓜分,村里人想在县城找个活也是不容易的。

    “就去年,来县城歪打正着找到了,不过只是一个饭馆的小杂工。”杨二弟不好意思地说道,虽只是杂工,但只要能在县城干活,每月得的银钱要比在家里租种田地好得多,他还是很珍惜的。

    “去年就在县城干活了?你怎么也不跟姐夫说,你之前住哪?”陈如松忙问道,恐怕饭馆没给二舅子提供房间住。

    “在饭馆后面的房间,原先能住,只是如今饭馆生意不好,不让住了,暂时没给我找到住的地方。”

    杨二弟已经在县城饭馆干了小半年了,之前是就住在饭馆后面的一个小杂间,杂间堆满了杂物,很不咋地,可只要有铺床睡就行,杨二弟并不嫌弃。

    因着不想麻烦县城的姐姐姐夫,他们供着读书人,不容易,是以他一直没告诉二人。

    每月歇息的两日搭县城的驴车回来,就这样一直瞒到今年年初,得知姐姐家需要人住着陪着,他娘又不得空,正逢饭馆掌柜也不乐意再叫他住了,说杂间不干净,却又不给他找地方住,才说出了自己在县城干活的事。

    “你很该跟我和你姐说的,便是有住的地方,每月你总要回去一趟,搭姐夫的车不比别人的驴车好得多?”陈如松不明白二舅子为什么瞒着。

    “嘿嘿,我不想麻烦你们,姐夫你每日也忙。”姐姐在家里带两个孩子,姐夫在外挣银钱,回来也要干活,送他回去再来县城,也要不少时间。

    “有什么怕麻烦的,太见外了,你饭馆在哪?我去给你拿行李。”有二舅子在家里陪着媳妇,他也就放心了,大半日无事,只怕晚上。

    “不用不用,我拿来了。”之所以不告诉姐姐一家,就是怕他们知道后来自己住的地方看,要是知道自己住的地方那样差,绝对要他搬过来的。

    可要是搬过来,多打搅人,大外甥是要科考的,他每日晚回来,吵到大外甥看书可怎么好。

    陈如松才看清二舅子身后是背着一个包袱的,“怎么才这么点东西,如今天还冷,衣裳要多备几件,冷着了可不好,衣裳洗了干得慢,换洗也不方便。”

    “在饭馆帮忙,若是衣裳不干,我就在灶台烘烘,很快就干了的。”他能穿出来的衣裳也就两套,在村里补丁打满了穿着都无事,可在县城,衣裳有两三个小补丁还能过得去,多了就不好。

    杨稔却不信自己弟弟能将衣服在饭馆的灶台上烘干,就算能,也没必要,只怕是家里没几件像样的衣裳,弟弟如今身上这套衣裳,还是当初自己给弟弟贺新家送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