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1 / 2)

承平年少 青城山黛玛 1020 字 8个月前

两名内监捧上盘飧来,皇帝只朝太子略一点头,示意他代自己完成仪礼。

    太子便将乌木箸分予二人,令他们取食盘中的粟饭,又赐清酒,二人饮毕,再双手接过皇帝赐下的棉衣,披拂在身,而后叩首谢恩。

    咽下了大徵朝种植的粟粒,穿上了大徵朝纺织的棉纱,从此以后,是真的无颜自称李氏儿孙了。

    李慎思惨淡一笑,抬起头时,却朝太子拱拱手:“多谢太子殿下。”谢他酒饭之恩,更谢他一路的照拂。

    太子却不怕皇帝起疑心,坦然地颔首:“归义公是应当感谢陛下,天恩浩荡,也应当感谢自个儿,迷途知返、为时未晚。而今河清海晏,四夷宾服,归义公既是为着黎民百姓,自然不愿见到咱们大徵的子民再为异族侵扰戕害,不得安宁休养吧?”

    好一个归义公啊。他李慎思与胞弟李慎行如今都受了封,一个归义公,一个归命公,都是太子向皇帝奏请来的。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要顺应天命,不要悖逆民心。

    老百姓们可不在乎这江山社稷姓什么,谁给他们温饱太平,谁就得民'意拥戴。

    若他不是李氏子孙,若江南父老不是前朝忠良,大可也像这般,混沌度日。

    由不得他嗟叹伤怀,一时受降礼毕,又有人请他登车回府。

    新赏的宅邸,就是他父亲当年的王府。

    “那个李慎思,朕瞧他心里还是不甘得很呐。”中晌皇帝进小食,赏了太子一同用些。

    太子便笑道:“父皇天命所归,他再不甘,蜉蝣撼树四个字总是听过的。臣已吩咐过了那两府里的人,务必日夜留意着他二人的举动,一丝也不许马虎。”

    皇帝听着点点头,又问:“洪氏母女几时能到?”如今只有顶顶要紧的奏疏,他才亲自批阅,旁的都交给了太子。譬如李氏兄弟这桩事,太子虽时时向他回禀,细枝末节上仍比他更清楚。

    太子躬身道:“至多三五日,也就该到了。”

    李氏兄弟虽为前朝皇室血脉,要在江南起事,靠的实际是当地大儒洪家。

    洪家祖上做过燕朝三朝帝师。而今的家主没赶上好时候,本想凭着科举入仕,偏生那些年内有宦官外戚作乱,外还要向四邻上贡求和,三年一科举,居然就耽搁下来了。

    靠着祖荫也不是没有门路,然则朝中党朋之争波谲云诡,远不是他趟得进去的。

    幸得慎思、慎行兄弟二人,假以时日,或能一酬昔年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