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2 / 2)

拜相 秦君隐 1039 字 8个月前

    这么一家子吃饭都成问题,要是再把好好的孩子送去读书,岂不是又少了一个将来种地干活儿的男丁?

    于是薛继招呼上王衢,抱着这年少老成的谢知希回了衙门。

    ——

    再说京中风雨飘摇尚未停歇,自从宁王从乾州回到京城,这满城风雨一点儿不见减弱还有愈发猛烈的意思。

    秦衡整整三日没合眼,为的就是一张御案上堆积成山没完没了的弹劾奏疏,这一回可不只是冲着黄笙去的了,一支支尖锐的箭如箭雨一般落下,狠狠的钉在黄笙的党羽身上。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安王,以及安王手下的那些属臣,这其中甚至包括了陈渝。

    宁王才回到府上不久,江晏便急急忙忙揣着一摞信疏登门了。

    一上门便是火急火燎指着朝廷之事要跟宁王一一禀报,这半年来朝堂上自然是有说不完的事,尤其是近日,黄笙一事。

    宁王也不跟他多说废话,直接问了重点。“此事安王掺和了多少?”

    说到此处江晏脸上便露出了深邃的笑容,教人捉摸不透,显得甚是狡黠。

    “王爷,安王掺和的可不是一件事这么简单……我说为什么才人如此不得宠,而安王在宫中却跟长了眼睛似的……前些日子御史台弹劾的折子上附了黄笙所受贿赂的单子,安王的人给的可真不少。”

    宁王对此并不差异,安王在母族上面差了旁人许多,自然是要想办法找补,能攀上黄笙这太监总管也是他有能耐。当然,更主要是陈渝有能耐,有钱。

    “他们闹了这么些天,奏疏没完没了的往上递,有弹劾安王的折子吗?”

    第69章 没到他死的时候

    江晏明白他要问什么,自从太子被废黜,已经一年多了,圣上仍然没有再立新储的意思。可他剩下的就这两个儿子,都摆在明面上呢,两位争的还少吗。

    莫说圣上一时兴起赏赐些什么夸奖谁几句,就是多给谁安排几个任务底下都会有流言蜚语揣测上意,那些个墙头草是一夜一个倒向,眼镜比谁都尖。

    “弹劾安王的尚未见到,大多是弹劾安王手下那些人的,至多……有人弹劾陈渝……”

    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宁王也没又太多惊诧,那弹劾陈渝的人是没有头脑。

    且不论他与安王这层关系绝非常人能比,再者他是驸马爷,除非父皇动了除去他的念头,否则他可不是这么好动的。